第8版:绿洲
  版面导航
·  高速公路驱“蛇”记
·  跑过世界 遇见自己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高速公路驱“蛇”记

■通讯员 陈雪红

盛夏夜晚,我如同往常一样开着警车上路巡逻。从大队出发时已接近午夜零点,微风吹来,顿时让燥热了一天的身心得到些许的舒展,我便打开车窗享受这徐徐的微风。从大队到收费站小路的两旁多是空旷的田野或连绵的树林,一路开去,能听到阵阵虫鸣蛙叫声从远处传来,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田园小曲。

警车穿过ETC通道上了高速公路,顿时感受到那股从沥青路面透过轮胎传来的余温,并通过车窗渗进来阵阵热气,我赶紧摇上车窗,打开空调。此时的车流量相比白天明显少了许多,第一、二车道内只有零星的小车。我以80码的车速行驶在第四车道上,偶有大货车从第三车道风驰电掣经过时带起气流,让警车有些许的晃动。

如此巡逻了百余公里,所巡路段的车子都各行其道、各行其速,路面整体平稳有序,心情甚是放松。开着开着,便感觉眼皮越来越沉重,就像有铅块在往下坠一样,不知不觉中来了困意。我下意识地用手指掐自己的大腿(这是我们惯用的方法),可睡意仍阵阵袭来,我赶紧从就近出口下了高速公路。来到收费站外广场,下车舒展了一下筋骨,又去厕所里用凉水冲了一把脸,再用风油精抹了抹太阳穴,等到困意充分缓解后又继续上了高速公路。

路灯在空寂的夜里荧荧亮着,打亮了繁茂的枝叶和空旷的路面,洒下一片柔和的绿光。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警车经过江西方向的五里互通时,有一股车流从杭金衢高速公路转向京台高速公路,路面的车子明显又少了很多,穿过隧道后一路往前,四周显得安静了许多。开到快到阁底互通时,突然感觉远处的两个光点(车尾灯)忽左忽右的,宛如两只飞累了的萤火虫似的摇摇晃晃。起初以为是前方的弯道带给我的错觉。快速环顾四周,又通过远光灯向前照射,确认此路段没有弯道。

我便加速往前靠近,定神一看,这是一辆蓝色的重型半挂车,牵引车头时而朝左,时而朝右,带动着厢式车尾左右甩动,好像一条横冲直撞的巨“蛇”,严重威胁着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我初步判断这驾驶员是打瞌睡了,于是立即拉响警报,打开喊话器,并将音量开到最大,冲着前面大喊:“前车驾驶员,前车驾驶员,请集中注意力……”可是喊了几次都没多大改变,车子反而扭动得越来越厉害。正当我想要上前与车头平行察看驾驶员情况时,大车却突然朝护栏一边持续偏了过去,眼看就要撞向护栏了,幸好刹车灯亮了一下,一把方向又拉了回来。当时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本以为这一下把他彻底吓醒了,便试图再次上前确认。可等我车子快靠近车尾时,车头又忽然向我行驶的车道靠过来了,吓得我赶紧踩刹车紧急避让。显然这车又开始了“蛇形走位”。警车只能继续跟在后面,一是试图叫醒前车,二是提醒后车注意避让。后来我用喊话的方式不断尝试,但是无论我怎么喊,都无济于事,而且车速也慢了下来,看来驾驶员瞌睡越来越严重了。这时,还有其他车道上的车子往前冲,其中一辆货车就差点被“蛇形走位”车的一个“神龙摆尾”甩中。

眼看马上上常山港大桥,情况危急,我果断一脚油门加速上前,一边不停地按着警笛,一边急促地喊话:“驾驶员,驾驶员……”我的眼睛疯狂地在周边情况、前方路况、“巨蛇”走向、驾驶员状态上来回切换观察,脑袋飞速运转进行预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终于在那一瞬间,我看到驾驶员有了回应,他的脑袋不再是耷拉着左右摇晃了,而是朝我车的方向注视了一眼,我这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这条“巨蛇”终于是被赶跑了。为了彻底消除隐患,我驾驶警车变道到应急车道上,拉着警报继续“跟”了十几公里。

临近浙赣省界,我通过喊话提醒这辆大车下高速公路休息。可是这大车到了球川出口也没有想要下高速公路的意思,恐怕他的睡意早已被这一路的警报声驱除。过了收费站便有几盏高杆灯将省界广场照得通亮,我再一次加速向前。当我警车与大车车头并行摇下车窗的瞬间,驾驶员也似乎懂了我的用意,也将车窗摇下,在向我点头示意的同时伸手向我比了一个“OK”。我将车停在浙赣省界广场,借着高杆灯的灯光,目送他安全驶出浙江……

下高速公路稍作休息,返程时已是凌晨4点过了。这时的暑气掩在山后还未探出头,车窗打开一条缝隙,清凉的风呼呼灌进来,轻抚着面庞,驱散了周身的燥热,带来丝丝舒爽。路上车辆不多,视野格外开阔,前方道路在车灯的映照下,仿佛一条通往神秘远方的银色丝带,无尽地延伸着。道路两旁的树木、指示牌在车窗外快速掠过,像是在和你玩一场无声的追逐游戏。偶尔能看见远方天边泛起的一丝鱼肚白,那是黎明将至的信号,在这静谧又带着动感的氛围里,睡意全无。

高速公路,这条路的尽头藏着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此时,我最大的心愿便是所有人平平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都能平安到达。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