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平安人物
  版面导航
·  沈玉明:“好学”社区民警的护企安商经
·  鲍岚辉:“追逃猎手”四十天抓获十三名在逃人员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鲍岚辉:“追逃猎手”四十天抓获十三名在逃人员

■通讯员 吴季青

累计抓获在逃人员34人,其中20年以上命案在逃人员2人,40天报送研判报告31篇,战果认定数13人,研判报告战果认定数列全市第一……庆元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鲍岚辉斩获赫赫战绩。

初见鲍岚辉,一副青涩的面孔,还略带些腼腆。别看他年龄不大,本事却不小。鲍岚辉从警6年,曾在派出所、网警大队工作,累计抓获在逃人员34人,协助相关单位抓获历年在逃人员258人,被公安部授予“平台之星”。

钻研技能淬炼成钢

鲍岚辉2018年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庆元县公安局安溪派出所,初入警队的他在一次配合外地公安机关抓捕嫌疑人过程中,对追逃产生浓厚兴趣,向所长吴金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你有刑事科学技术的专业,可以从研究网逃做起。”吴金平的一番话让他有了方向。

“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抓到一个在逃人员……”下班后,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打开在逃人员信息库,一个个去研究。起初,研判找不到方向、找着找着线索就断了……“真是一个头两个大!”鲍岚辉感叹道。在所有人包括自己都不清楚这份付出是否会有回报的情况下,他依然日夜坚守在电脑前。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逃人员的隐匿地点是有规律的,要学会从不同视角看问题,正面行不通你就反着来。”吴长森耐心指导鲍岚辉。吴长森是鲍岚辉入警时结对的警师,他把自己追逃十余载的经验倾囊相授。

2019年4月19日,鲍岚辉研判一条线索,在逃人员吴某在庆元某小区停留,但无法锁定具体位置,他和同事在某小区门口蹲守。夜幕降临,一辆轿车从小区驶出,鲍岚辉一眼便认出坐副驾驶的是嫌疑人吴某,立即上前抓捕。经核对,此人是犯罪嫌疑人吴某。

“确认过眼神,是我要抓的人。”事后,鲍岚辉说:“在研判中,我很注重在逃人员的个人信息,从眼睛、眉毛、耳朵等细节之处,一遍一遍反复确认,确保不会错过每一名坏人。”

“工作认真细致,善于抽丝剥茧,有线索就一追到底。”吴金平这样评价鲍岚辉。

由于鲍岚辉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耐心、韧性以及对信息化技术的熟练掌握,2022年他被调到网警大队,负责案件研判和追逃工作。

掌握“秘籍”成为猎手

如果说抓获一个重大在逃人员只是运气好,那么连续抓获,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2022年刚到网警大队的鲍岚辉遇上丽水市公安局“全市追逃研判比武”,单位派他参赛,目的是向兄弟县市“老大哥”学习。

“你们队里的鲍岚辉是‘铁人’吗?每天在市局蹲点到凌晨,是不是太卷了!”没过两天,“老大哥”们纷纷打电话吐槽。

原来,在比武研判期间,鲍岚辉加班加点开展研判工作,遇到困难,一遍遍向同事、领导请教,反复比对在逃人员信息,举一反三寻找活动轨迹。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刨根问底的劲头,练就这名追逃“猎人”。

比武中,作为主力选手的他,先后报送研判报告39篇,抓获历年在逃人员10人,获全市追逃研判比武个人赛第2名,助力全局荣获全市追逃研判比武团体赛第1名。其间,他钻研总结出“云缴费”案件等相关技战法,并在《丽水警学》期刊上发表。

孜孜不倦屡建战功

命案在逃人员让人深恶痛绝,只要一天未到案,对于受害人家属来说都是多一天的折磨,更是专案人员的心结。

2023年11月,两封分别来自四川省、黑龙江省兄弟单位的感谢信邮寄到庆元县公安局,感谢民警鲍岚辉助力抓获潜逃24年、29年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

2023年,鲍岚辉在公安部国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合成作战平台工作期间,先后审核全国研判报告4589份,协助相关单位抓获历年在逃人员258人。

2024年,全市发起追逃“铁拳二号”行动,他屡建战功,40天报送31篇公安部认定研判报告,累计抓获历年在逃人员13人,位列全市研判报告战果认定数第一。

一无所获的失望、一追到底的坚持、柳暗花明的转机、成功抓捕的喜悦……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深深烙印在鲍岚辉的记忆里,印记在护航平安的征程中。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