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钱佳莉
“群内各位都可能涉嫌犯罪!必须配合调查,否则罚款2万元,上门抓捕!”7月15日,当湖州南浔14岁的小雪(化名)在QQ群里看到这条来自“北京市公安局肖警官”的严厉警告时,吓得手发抖。几天前,她因为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免费领限量版棉花娃娃”而加入这个群,没想到竟卷入一起“重大案件”。
群内,自称“肖警官”的管理员先是晒出一张模糊的“警官证”照片,接着不断发布公告:“现有一名受害人被骗17万元!群内所有人必须配合调查,否则一律按违法处理!”要求添加管理员好友配合警方调查。
小雪盯着群内的“警方通告”“依法严惩”等内容,紧张得咬紧下唇,手指在“添加好友”按钮上方悬停许久,最终颤抖着点了下去。
之后,小雪添加的“工作人员”立即打来语音电话。“你现在必须证明自己的清白!”电话那头的“警官”语气严厉,“按照我说的操作转账,这笔钱只是暂时冻结,调查结案后就会全额返还。”
“可是……可是我爸妈……”小雪怯生生地开口,立刻被对方打断:“这是机密调查!泄露案情要负法律责任!”随后,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平和起来:“小姑娘,我们知道你是清白的,只要配合调查,24小时内钱就会原路退回。”
小雪按照对方指示悄悄拿走外婆的手机。在视频通话中,对方远程指导她操作外婆的手机下载某商城APP,并登录其提供的账号,发送验证码。“叮”的一声,小雪外婆账户里的7799元被转走。骗子并未就此收手,要求小雪下载某快捷支付软件,准备将账户里剩余的3万余元全部转出。
小雪妈妈得知小雪用外婆手机时被扣款的事情后,意识到她被骗了,立刻带孩子到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报警。在城西派出所里,小雪妈妈懊悔不已:“几天前孩子跟我说加了个可以免费领礼物的QQ群,我当时在忙,也没多问……”
民警仔细查看相关聊天记录后向母女俩指出骗局的破绽:“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你们看这些所谓的‘通告’连最基本的格式都不规范,公安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怎么可能通过QQ群发通知?”说着,民警拿出自己的警官证与聊天记录里的图片进行对比。“最关键的是,警察办案必须当面出示证件,要正式做笔录,绝不会要求你转账来‘证明清白’。记住,要真有事,警察叔叔一定会先联系你父母,哪有让孩子单独处理的道理?”民警对小雪说。
经查,小雪在骗子的操控下被骗7799元,所幸家人发现及时,避免更大损失。
警方提醒: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告诉孩子,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当遇到威胁、恐吓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解决,要第一时间向家长、公安机关求助。暑假里,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例如躲在房间长时间偷偷操作手机,与陌生人长时间通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