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尤梦妍
7月31日,在夏日的晨曦中,民警茆铜桐双手接过渔农老应递来的锦旗——“排忧解难 热心为民”8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两个月前,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南浔派出所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颤抖的声音:“全完了……20万元打了水漂啊……”
茆铜桐迅速赶到现场,只见鱼塘边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干涸的河岸上铺满了翻白肚的鲈鱼。报警人老应无助地蹲在河塘边,眼睛布满血丝,直直地盯着河面:“警官,几天前我去老刘的兽药店买了药治鱼病,并按照他说的剂量用药,结果鱼群反而都浮上来了,连用好几次急救药都没能救回来,这损失近20万元呐!”
听完老应的哭诉,茆铜桐在安抚他的情绪后,立即着手调查,提取水样、检测药品……一刻都不敢耽搁。与此同时,他联系上药商老刘了解情况,但老刘坚称自己的药没问题。
之后,刑科室民警的初步结论印证了老刘的说法——药水确实没问题。然而,老应坚持称是用药后导致鲈鱼大面积死亡,要求老刘进行赔偿,这使双方陷入僵局。那些日子里,茆铜桐的手机成了“心理热线”,老应夫妇的哭诉和药店老刘的抱怨如潮水般涌来。其间,茆铜桐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均无果。就在茆铜桐绞尽脑汁寻找矛盾调解切入点时,老应因一时情绪激动,冲进药店讨要说法,场面一度剑拔弩张,老刘只好报警求助。
“您这么闹,有理也成没理的了!”茆铜桐喘着粗气赶到现场,拦在两人之间,“应叔,咱们得依法维权!”
转机出现在第47天,当茆铜桐再次前往农业农村办公室寻求帮助时,无意间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水产用药规范》。他突然意识到:虽然药品本身没有问题,但使用方法可能存在疏漏!这一发现成为破局关键。随后的日子里,茆铜桐往返司法所3次,并多次组织双方至矛盾调解中心,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介入调解,一同在“法理”与“人情”的天平上反复权衡,一次次尝试化解双方的积怨。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第59天下午,老刘同意给予适当的补偿。
当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书后,老应起身揩去眼眶中的泪水,一手紧紧攥着调解协议书,一手握住茆铜桐的手,说:“多亏了你们啊,这次的损失对我打击太大了,感谢有你们帮我极力争取,我心里的这口气总算松下了。”
“别看这调解协议书薄薄的两页纸,你得把那些个家长里短的‘乱麻’,在调解室里一一理顺,最后按完手印,事儿才算真正翻篇。”望着警务室里挂着的锦旗,茆铜桐又想起师父宋新强第一次带他调解纠纷时的教诲。在他看来,此刻这些话有了全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