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联勤共治筑牢生态屏障
·  图片新闻
·  丽水莲都三招巧解平安“方程式”
·  舟山打造千岛立体安防新模式
·  “梧桐树”枝繁叶茂护青春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舟山打造千岛立体安防新模式

(上接1版)

陆上治理不仅关乎警情响应,也体现在城市运行“大动脉”的管理上。今年“五一”假期,进出舟山跨海大桥、朱家尖大桥的车流量均破历史纪录,但行车体验却更“丝滑”,朱家尖大流量缓行时段缩减30%以上。这得益于“舟道先知”“动态信号”等“绿科技”编织的智慧治堵网络。“舟道先知”系统依托卡口、停车场、气象等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展现路网态势,精准预测隔日总流量及24小时流量变化,有效破解旅游大客流疏导难题。

科技织网,捍卫低空安全

“发现入侵目标,请求击落……”在巡特警支队训练场,航空警务大队民警肩扛新型“HQ-100黄雀”超高速防御无人机,略微瞄准,接到指令后扣动扳机。疾速飞行的“黄雀”精准击落规避中的靶机。这是舟山公安科技赋能低空安全防控,在警务无人机领域深耕的成果。

通过警务创新实践,舟山公安吸引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实验室与舟山市低空经济建设部门签订战略协议,成立“低空安防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和“稳定飞行联合实验室”,构建起政、警、校、企“四位一体”合作新体系,有力助推低空安全技术发展。

回到室内训练场,“鱼鹰战队”队员们正组装、调试各类无人机。这支由舟山公安组建的首支120人低空专业处置力量,承担着从日常巡逻“蓝天110”、活动安保“空中骑兵”到低空救援“飞天战警”的职责。舟山公安打造以警格、综治格、城管格为基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空中义警”为补充的“3+N”无人机管控体系,不断延伸警务触角,为高质量发展织就“平安网”。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