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冰菲
在浙东南连绵的括苍山余脉,平均海拔900米的大寺基林场如同一条翡翠玉带,横亘在黄岩、永嘉、仙居三地交界处。这里是黄岩永宁江和永嘉楠溪江的发源地,孕育着数十种野生植物和50余种野生动物,是台州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管理难题,曾让这片净土饱受非法狩猎、盗伐林木等困扰。
2024年,随着台州黄岩公安大寺基生态联勤工作站的建立,一场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的生态警务革命在这片高山林海悄然展开,更探索出一条科技护绿、联勤共治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共治绘就和谐图
“多亏宁溪生态警务站的介入调解,我们的损失得到合理赔偿。”回忆起“黄牛啃食茶叶纠纷”,大寺基茶场负责人老李仍感慨万千。今年年初,民警陈通州和护林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永嘉养牛场在山上放养的牛群越界啃食黄岩茶园种植的茶树,但因属地管理问题,纠纷久拖不决。了解来龙去脉后,陈通州发动联勤共治机制,召集两地农业农村局、乡镇干部和乡村法庭工作人员,经过3次联合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这起成功调解的案例,得益于“公安+其他多部门+社会力量”的生态联盟新模式,以生态联勤工作站为依托,融合三乡一镇力量,成立大寺基矛盾纠纷融合调解团,针对林区内村民之间、村民与林场、游客与林场、企业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联合化解,争取矛盾不出林区,防范“民转刑”案件发生。
工作站负责人金耀鹏说:“我们和永嘉县岩坦派出所、仙居县朱溪派出所加强紧密联系,提高警务效能,做强边界区域治安联防、案件联商、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共同促进区域治安稳定。”
智慧巡防筑天网
每天清晨,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声,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从工作站机巢自动起飞。这些“空中卫士”按照预设航线对12.5万亩林区进行网格化巡查,单日巡航里程可达120公里。与此同时,民警在生态联勤工作站内,通过智能监控大屏实时掌握林区动态。
今年5月,大寺基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通过无人机常态巡逻发现,有4人在林场附近一溪坑长时间停留,研判发现他们在溪坑毒鱼。工作站立即组织人员设卡拦截,抓获这4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积极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对水源质量持续监测跟进,确保周边群众用水安全。
“生态联勤警务站推进‘1+N’巡防机制,由一名生态警长和多名义警组成护林队,根据季节特性和辖区案事件发生情况,结合人力和科技互补,开展阶段高压性巡查。科技力量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新质战斗力,织密林区防护网。”工作站负责人介绍。
织密生态感应网
针对三地交界管理盲区,大寺基生态警务工作站在重点区域建立高空瞭望监控和红外感应系统,组成一道无形的“电子长城”。3月,这套系统又立下“头功”。民警破获一起跨区域非法狩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殷某,黄岩公安分局依法对2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王某事后坦言:“没想到在这深山老林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看得清清楚楚。”
这套系统可以对入山车辆、人员进行圈存感知动向分析,建立预警数据库。对可能发生非法狩猎、非法捕捞、非法采摘行为、污染水源、毁林焚烧、乱砍乱伐等行为进行预警。今年以来,大寺基林场破获非法狩猎案件2起、非法捕捞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