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昀 黄祎祎
“老赖”经过包装摇身一变成为高收入群体,之后骗贷购车,再通过异地上牌的方式将车辆转手“套现”……近日,慈溪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破获我省首例系列性车贷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去年12月,慈溪警方接到横河一家汽车4S店报警,称有两名客户朱某、刘某在去年6月各自爽快支付首付款,下单购买了一辆50多万元的高档汽车并进行贷款。如今,这两名客户都出现断贷的情况。放贷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查看朱某、刘某两人提交的贷款资料后,怀疑这两人有骗贷的可能。
“从两人当时提供的银行流水看,完全符合购买此类高档汽车所需的收入水平。因此,当时银行给予了较高的授信额度。”办案民警胡陆平调查发现,朱某和刘某实际上在当地是“老赖”,他们提交的资金流水是伪造的。为了将银行贷款变现,两人异地上牌,快速将新车脱手。
警方推测,两人背后存在一个组织化的骗贷团伙。办案民警循线追踪,通过进一步分析研判,确定这个团伙成员情况和落脚点。今年3月至5月,办案民警先后前往浙江、安徽、河南、江西、上海、广东等地,抓获以黎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共29名。
随着黎某的落网,一个包括物色、包装、骗贷、购车、销赃多个环节的“车贷诈骗”套路被揭秘。先由“贷款中介”负责物色“职业背债人”,黎某是“职业车贷人”,负责“包装”人员身份和流水,提供购车首付款、对接售车,指导应对银行催收。在诈骗得手后,各成员按比例进行分赃。
在黎某家中,民警查获伪造“征信”用的10余枚公章及30多本伪造的汽车驾驶证。据犯罪嫌疑人黎某交代,他对银行的放贷审核比较熟悉,20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这一黑灰“产业”。为了偿还债务,黎某尝试在各大社交群内发布广告,寻找急于用钱的人“背债”,利用车贷相对宽松的审核条件骗取银行贷款。为了规避风险,黎某会事先为“背债”人提供话术支持,还让其尽可能多偿还几期,再假称因收入问题断贷。
从2023年初至今,黎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共骗取多家金融机构贷款授信1000余万元。
目前,涉案的20人因涉嫌贷款诈骗罪被移送起诉,9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法律链接: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