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霏霏 通讯员 刘鑫
线上预定登记,没有前台,直接刷脸入住。眼下,在舟山市普陀区,网约房进入了无人值守智能管理模式,它以便捷灵活深受游客青睐。
为规范网约房管理,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坚持“专业+机制+大数据”治理路径,依托“公安大脑”将数据采集可视化、模型研判智能化,积极探索网约房闭环管理新模式。
近日,在逃人员翁某预约了一间网约房。入住没多久,普陀公安就收到系统报警,迅速上门核实翁某身份,对他采取强制措施。
能在第一时间实现精准核查,得益于舟山公安研发的“舟山市网约房共治服务平台”,平台精准记录了全市各地区的网约房数据、每日入住率等相关信息。“网约房的智能门锁可以刷脸和刷身份码入住,在进入房间时直接进行实人核验登记。入住后,平台就会自动录入住客信息。”普陀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陈杰说。
观云大厦是普陀区比较集中的公寓式网约房,楼宇主要出入口、重点楼层都安装了智能感知前端设备,并在各楼层监控植入“虚拟围栏”“虚拟前台”功能,对进出网约房人员逐一线上云采集相关信息,精准掌握各类数据信息,实现“由图到人”定向管理。
“我们结合‘网约房’订房入住流程,搭建敏感人员预警模型。”陈杰介绍,在册网约房数据作为管控信息资料库,建立动态采集、静态比对等基础模型算法,依托实时抓拍和房间开关频次阈值设置,比对分析进出人员数、人员特征,及时预警异常入住情况,并推送派出所专管民警上门核查处置。今年以来,共处置线上预警信息385条,发现未报备网约房10间,责令整改网约房45家次,行政处罚18家次。
普陀公安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网约房的经营管理进行统一规范,协商制定网约房“旅馆式”管理标准图鉴,逐一签订《网约房治安责任书》,以“制”管治。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五必须”和网约房住客逐人核查制度,明确总台登记、身份验证、门禁把关流程,实现入住人员身份全掌控,房屋入住登记率同比提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