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浮世绘
  版面导航
·  38年后,浙川警方联合寻人助团圆
·  图片新闻
·  68岁拿到第一张身份证 她专程送来两面锦旗
·  派出所大厅摆满了“十大功劳”
·  司机按导航驶入死路 民警深夜救援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38年后,浙川警方联合寻人助团圆

■通讯员 周晨卉

10月22日上午,河北刘先生和妻子小苏赶到四川江油,与失散了38年的亲生父母见面。丁洪荣、文晓玉夫妇见到已经成人的儿子,紧紧抱住了他,泪水夺眶而出。“文文,爸爸妈妈对不起你,这些年你受苦了!”夫妻俩的话语中饱含着无尽的愧疚与思念,压抑了几十年的复杂情绪,这一刻彻底释放。

关注寻亲账号寻父母亲

刘先生一家生活在河北省武安市,育有两个孩子。他在懂事时就知道,自己不是刘家亲生的。结婚后,妻子小苏也知道他的身世。刘先生一直认为,是亲生父母遗弃了他,心有怨气,并不想寻亲。

“总得了解下当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嘛。”在妻子的不断鼓励下,刘先生终于鼓起勇气愿意寻找亲生父母。小苏一直关注嵊州警方寻亲民警商朝阳的抖音账号,看着一个个寻亲成功的案例,决定帮丈夫寻亲,向商朝阳发去了第一条寻亲消息。

“小苏在今年1月份就关注我们了,并给我们留了言。”商朝阳表示。今年10月,商朝阳终于收到了刘先生的血样进行入库比对,疑似比中了四川的丁姓家族。

38年前排队取药时失踪另一边,当得知被拐的儿子可能有了线索,父亲丁洪荣激动地哽咽:“我的文文,他在哪里?”

1986年7月15日,那是一个让丁洪荣、文晓玉夫妇刻骨铭心的日子。当时,仅2岁零8个月的儿子因感冒,由奶奶带至江油市人民医院看病,就在排队取药短短约10分钟时间里,孩子失踪了!

孩子的奶奶和父母心急如焚,即刻报警。家里人也到处打听消息,一次,丁洪荣在寻子途中不小心摔断了锁骨;更有一次他赶到重庆配型失败后甚至因情绪过于激动得了脑梗。

38年来,丁洪荣、文晓玉夫妇从未放弃寻找孩

子,他们的寻子足迹遍布全国。

血型比对传来好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安机关在打拐工作上不断努力和创新。2009年,公安部建立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信息系统。当年10月,四川公安便采集了丁洪荣、文晓玉夫妇的DNA血液样本,录入“打拐系统”。随后10多年间,多次走访采血,以增加盲比比中概率。

今年10月初,转机出现了。

在嵊州民警商朝阳将刘先生血样入库后,很快通过系统比中发现:河北武安刘先生与四川绵阳丁洪荣、文晓玉夫妇血样所检DNA位点高度吻合,疑似具有亲缘关系。

随后,嵊州公安和合寻亲工作室与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的紧密合作,仔细核实相关信息,进行DNA亲子鉴定复核。今年10月16日,经全国公安机关打拐系统通报部确认:四川人丁洪荣、文晓玉夫妇与河北人刘先生是父母子女关系。

重聚感受家的味道

10月22日,刘先生和妻子小苏在商朝阳的陪同下赶到四川,见分别38年的亲生父母。

父亲丁洪荣在认亲仪式前,便提前吃下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生怕见到儿子时太过激动。当办公室大门打开,一对年轻夫妇走了进来。丁洪荣夫妇一眼就认出男子就是自己丢失的儿子文文,立即抱住了他。而此时,刘先生见到自己的父母,双膝跪地早已泣不成声。

失散了38年的亲情再续!丁洪荣不住地给儿子说:“爸爸对不起你。”丁洪荣说,38年来,14607天,他们一直没有忘记丢失的儿子。

刘先生的奶奶也来到了认亲活动现场,看着眼前失而复得的孙儿,老人泪流不止。文晓玉说,她想为儿子做顿饭,让儿子感受到家的味道,“做个江油肥肠,再炒个回锅肉……”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