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平安人物
  版面导航
·  王夏福:“邻家老警”与群众双向奔赴
·  姜舍林:用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姜舍林:用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 陈美青

从警39年,初心不改,他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用真诚服务书写为民故事,用赤诚热血守护万家灯火,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他就是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白龙桥派出所民警姜舍林。

“群众的事要尽100分的力去做。”无论是面对烦琐的社区工作,还是执法办案上的精益求精,姜舍林时刻以“敬业”之心做好“专业”之事,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今年59岁的他,仍然奋战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是派出所的标杆,也为年轻民警树立了榜样。

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老姜经常到我们这来,为人很热情,不管有什么事情,找他都尽力解决……”提起姜舍林,大家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和蔼可亲的笑容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他打过交道的群众都对他印象非常好。

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工作最源头、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姜舍林每天都坚持到辖区转一转,每次到社区走访,他都会耐心与群众交谈,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时间长了,谁家遇到问题都马上想到请他出面帮忙解决。

面对前来求助的群众,无论问题有多复杂烦琐,他都会热心为人排忧解难。即便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他也会热心帮群众联系解决。用他自己的话说:“群众有事能想到你、愿意找你,便是最大的信任。”

前不久,姜舍林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兰大爷和李奶奶因为杂物堆放问题多次发生争吵,双方互不相让。姜舍林第一时间找到两人,从情理角度、主要症结两个方面做工作,并结合实际,设身处地地提供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两人感受到民警是真心实意解决问题,逐渐接受协调,破解僵局。通过一系列工作,姜舍林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协商,最终达成和解。看着两人脸上灿烂的笑容,姜舍林内心暖暖的。

每次调解矛盾纠纷,他都会提前调查清楚引发矛盾的原因。他说,只有清楚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才能便于自己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不仅如此,他还善于对日常处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总结复盘,这些复盘积累的经验,更能为今后处理其他矛盾纠纷提供帮助。

刑侦一线的“战斗员”

39年来,姜舍林热衷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除了社区工作,每当派出所有疑难复杂案件,姜舍林都会主动加入其中,和许多年轻民警一起研判分析、蹲点抓捕。加班加点办理案件也是常有的事,他从未因年龄大而缺席案件办理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姜舍林与同事出差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黑龙江、湖北、四川、湖南等多地。

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研判时,他逆向推理搜集案件证据;观察入微、嗅觉敏锐,侦查中,他从细节处着手总能发现蛛丝马迹;换位思考、步步为营,审讯时,他善于从与嫌疑人的交锋中发现线索,找到突破口。在同事们眼中,姜舍林是主心骨、急先锋。

不久前,姜舍林与民警胡增欣到外地出差,抓捕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的犯罪嫌疑人。经过三天两夜的走访调查、细致摸排,两人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梅某的落脚点,在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成功将其抓获。归案后,梅某拒不交代,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姜舍林逐一梳理信息,发挥多年和群众打交道、做调解工作的经验,侧面开展引导劝说。经过连续沟通,犯罪嫌疑人梅某终于松口,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从警生涯有尽头,但职业精神永无止境。”即使临近退休,姜舍林依然干劲满满。在他看来,公安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图为姜舍林(左2)向群众开展防范宣传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