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上官昊 汪静
55岁的徐丹亚,现在有两个身份,他既是常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也是常山县义警协会文峰社区专职联络员。
这是他第二次到城关派出所,1999年,他任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后经历刑侦大队、督察大队、考核办、治安大队、出入境管理大队等岗位,于2023年回到城关派出所。
这一路走来,个人三等功、改革领跑者、党的二十大安保全市先进个人等荣誉,是对徐丹亚辛苦工作的充分肯定。
“50”助基,他是积极报名的响应者
2023年,常山县公安局开展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准备筛选一批经验丰富、干劲不减的“老黄牛”回归基层发光发热。
得知消息后,徐丹亚第一时间表达了愿意前往基层的意愿。“他非常积极主动,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常山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叶岳飞感慨。在徐丹亚的影响下,局里24名老同志下沉一线助基。
“我是在这个社区长大的,这里的情况我熟悉。”到城关派出所后,徐丹亚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到辖区最中心、最复杂的文峰社区做基础工作。为能够迅速掌握情况,他用大半年的时间,踏遍社区6个小区、21条里弄、近400家重点单位和60余家内部单位。
3月中旬,徐丹亚在人口普查走访中发现,年近七旬的刘大爷患流感严重,但独居很久,子女都不在身边。他立即和社区干部将刘大爷送医,直到晚上子女赶到才敢安心离开。两天后,刘大爷女儿拿着锦旗到派出所表达感谢。
“我们觉得很小的事情,在群众眼里都是大事情。”一年来,他收到3封感谢信和2面锦旗。
义警建设,他是牵头筹组的管理人
2023年,常山县公安局部署建设“三衢义警”队伍,通过系统整合“快递小哥”“银龄志愿队”等10余支志愿者力量,形成义警队伍“组织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的生动局面。
“队伍中社区的志愿者、老干部和网格员较多,虽然年龄较大,但干事积极性高着呢。”徐丹亚筹组并联系的文峰中队由36人组成,在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反诈宣防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大,上次那个宅基地的事情多亏了你和王老师,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小李与小吴在拆迁过程中,因为宅基地红线闹得不可开交。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徐丹亚一眼就看出问题关键,“老王之前不是在征迁专班吗?这个事情他应该门清。”他立即联系刚退休、热心公益的队员老王。经现场核对和政策解释,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为提升义警巡逻效果,他根据辖区警情动态和社区情况,自制片区方位图、楼房示意图,规划12条重点巡防路线,标注路线的推荐时间和注意要点,让巡防更有效果。
至今,他联系的文峰义警巡逻队每天雷打不动开展平安巡逻、安全宣防等工作。今年以来,在警民共同努力下,文峰社区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44.5%,电诈发案数、案损数均同比下降50%以上。
警师传帮,他是新警信赖的老师傅
在新民警看来,徐丹亚既是和蔼的老前辈,也是工作上悉心指点的老师傅,更是关键时刻随叫随到的老大哥。
作为派出所多名新警的政治帮带人,徐丹亚深知新警刚入警的这段时间对其整个职业生涯影响会很大。新警取得一些成绩,他会及时赞扬;新警工作松散了,他会旁敲侧击提醒;新警迷茫了,他会悉心宽慰……
在基础民警眼中,他是专业上的老师傅,尤其在外管业务上,城关派出所作为主城区派出所,宾馆多、常住外国人多,每次碰到棘手的事情,向徐大请教总没错。
到派出所后,徐丹亚始终冲锋在工作一线,亚运会期间带队前往杭州增援;为期一个月的驻京公干他主动请缨;一个月陪同民警出省办案4次……他的辛苦付出被大家看在眼里,他的助基成果被大家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