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余姚公安“三轮驱动”实现警情快速高效处置
·  图片新闻
·  浙江警院推出毕业实训版“红蓝对抗”
·  实干为先 项目为王
·  点亮港口“守护灯”护航海洋经济“共富路”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余姚公安“三轮驱动”实现警情快速高效处置

■记者 张力 通讯员 龚利波

最近,余姚某医院门诊大厅发生一起寻衅滋事警情,一名男子持刀威胁家人。在余姚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可视化调度下,附近执勤警力2分钟到场将这名男子制服,没有酿成不良后果和影响,全过程只有4分钟。这是余姚公安持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不断优化警务运行机制的体现。

一线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如何提升民警专业素养?余姚公安在专业上出“硬招”,着力构建全员人才队伍新格局,定期发起接处警实战大练兵活动,4月底,全市14支来自派出所的队伍参加理论笔试和“红蓝对抗”。

余姚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陈亮说:“理论考试为接处警工作具体内容,例如浙江省公安厅提出的‘12358’机制有哪些要求?如何做到‘三报告’?我们确保派出所民警对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做到入脑入心。”

在“红蓝对抗”中,考官挑选债务纠纷、非正常死亡、打架斗殴等常见警情作为背景,故意在“蓝方”人员身上暗藏匕首,考查“红方”队员能否及时发现处置。在理论考试和“红蓝对抗”取得高分的6位民警被纳入接处警人才库予以重用。

非警务事项处置常常困扰派出所民警,余姚公安依托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实现乡镇(街道)职能科室联动处置,已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全面落实。“如果发生肢体冲突等事件,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同时把信息流转给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平台,例如噪音事件由环保所处置,消费纠纷由市场监管所处置……实现闭环处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促使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解放’派出所民警。”陈亮说。5月7日,情指中心接警称陆埠镇一家商户和消费者发生吵架,陆埠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快速到场进行先期处置,同时把信息推送给该镇综治办人员到场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从接警到调解完毕全程只有10多分钟。

警力有限,算力赋能。近年来,余姚市公安局持续加大硬件软件投入,通过集结大数据资源,对派出所的警力、交警大队的路面执勤警力以及巡特警大队的路面巡控警力进行总体把握,灵活调度就近警力先期到场处置,落实对个人极端警情、敏感案事件等快接快处,为一线实战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提升接处警质效。与此同时,余姚市公安局依托未办结警情跟踪平台,将全局每日未结清警情根据时长赋予红、黄、蓝三色预警,同步推送给相关责任人落实全程跟踪,要求及时整改落实,从而筑牢警务处置闭环,有效降低群众信访投诉和重复报警率。

据统计,今年以来,余姚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报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4.7%,重复报警率同比下降4.3%,涉警投诉件下降49.4%。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