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警戒
  版面导航
·  女子欲买证圆“教师梦”,结果竹篮打水
·  龙港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耳机包材案
·  电鱼危险且违法,千万不要做
·  外科医生投资一百七十六万元被骗惨 院长用骗款买彩票被判刑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龙港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耳机包材案

■通讯员 林叶 金理港

从外包装盒到内说明书,印制精细程度足可以假乱真。

5月8日,温州龙港警方通过缜密侦查,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耳机包材案,捣毁制假窝点2个,现场缴获假冒包材100多万件(套),初步估计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今年4月初,龙港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非法生产某知名品牌耳机包装,仿真程度高、出货量大。

掌握线索后,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组织警力开展侦查。很快,一个以洪某、林某为首,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制假团伙浮出水面。

通过一个星期的深入侦查,专案组摸清这个制假团伙的组织架构、角色分工、活动轨迹和销售情况后,于4月7日和5月8日陆续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某和洪某,当场查获某知名品牌耳机的假冒包材100多万件(套)、生产机器4台。在现场,民警发现,这些假冒包材的仿真程度极高,内外包装盒、说明书等包材的标签、字体、颜色等,仅凭肉眼几乎难以辨认真假。

据犯罪嫌疑人洪某交代,去年3月初,他和姐夫林某在龙港一家小微创业园合伙开办了一家纸盒包装的加工厂,由于做的都是无品牌纸盒的简单加工,业务订单量寥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广东的朋友处得知,某知名品牌耳机的包装盒市场需求量巨大,只要有货就有销路。他将这一想法告诉林某,两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明知拿不到该品牌耳机包装盒的生产授权书,还是一拍即合走上制假的道路。由他负责接单发货,林某负责生产加工,两人为了让“产品”更加逼真,专门请人做了说明书、保修服务卡、防伪码等。眼看着业务订单量不断增加,却被公安机关盯上。

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洪某因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查获的涉案包材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