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预警
  版面导航
·  转出200万元后,银行卡被止付冻结
·  图片新闻
·  男子网上代办信用卡险些被骗提醒:申请信用卡不支持代办
·  亲朋好友花钱才能投票?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转出200万元后,银行卡被止付冻结
丽水警方全力以赴守住群众“钱袋子”

■通讯员 罗闻慧 徐曼莎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但公安机关始终快人一步、技高一筹,防骗止损。近日,丽水警方成功劝阻3起电信网络诈骗骗局,警银联动及时守住群众“钱袋子”。

紧急止付保住银行卡里389万元4月18日,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接到平台预警,市民王先生可能正在遭遇诈骗。

莲都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后,值班员立即联系王先生,但王先生的电话一直没有接通。值班员立即将指令派至辖区紫金派出所,安排警力见面劝阻。

紫金派出所预警劝阻员多次联系王先生也联系不上,便转变思路,联系上王先生的妻子,告知其丈夫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但其妻子不相信。情况紧急,分局反诈中心预警劝阻员想方设法联系上王先生公司的同事,让同事帮忙寻找,但电话、短信均无法联系上。

为确保王先生财产安全,反诈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对王先生所有银行卡进行紧急保护性止付。

原来,王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其支付宝账户上的“百万保障”免费使用期限已到,若不关闭每月将要自动扣除保费。对方一步步诱导他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当王先生按照对方提示转出200万元后,打算继续操作时,发现账户已被冻结,无法再操作。此时,王先生收到预警短信,才意识到自己遇上电信网络诈骗。

最终,因反诈中心及时止付冻结,保住了王先生银行卡上的389万元。

警方提醒:接到陌生来电,对方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微信或者支付宝“百万保障”业务的,就是诈骗。

要求转账解冻费的都是诈骗4月16日,缙云的李先生到中国工商银行缙云支行营业部办理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在与李先生的交流中得知,李先生因线上贷款账户被冻结,所以到银行办理银行卡现金存款业务,他打算存1.5万元以解冻线上贷款资金。

银行工作人员凭工作经验判断李先生应该是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立即指导李先生查询个人账户明细并报告上级。在查看李先生与贷款软件的在线客服聊天记录后,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提醒李先生致电96110咨询。民警判断李先生遭遇贷款诈骗,要求他到就近的新区派出所咨询核实。

最后,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李先生办理了银行卡密码重置以及关闭非柜面业务功能,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机构或贷款平台,凡是在放款前要求交纳“保证金”“解冻费”等的都是诈骗。

为了免8000元罚金,他正打算转出2.88万元

4月7日,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鹤溪派出所民警接反诈中心预警推送信息,称居民吴先生存在被骗风险。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上吴先生,告诉他遇上诈骗,要求他停止手机操作并挂断电话。之后,民警第一时间与吴先生见面进行核查。经了解,骗子冒充腾讯客服,通过FaceTime电话告知吴先生因微信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需要进行相关操作,否则将要扣除罚金8000元。

在民警给吴先生打电话时,吴先生按“客服”要求,为免除罚金,正准备刷脸转账支付2.88万元。由于民警及时制止,2.88万元未转出。随后,民警帮助吴先生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警方提醒:客服来电一旦提到“取消会员”“关闭服务”“屏幕共享”“转账认证”等字眼,务必提高警惕;陌生FaceTime来电不听不信,如不需要请及时关闭此功能。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