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预警
  版面导航
·  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收款”变“付款”警惕利用支付码盗刷的新型骗局

■通讯员 施嘉玥

明明是“收款”,却不料变成“付款”,一店主损失1970元。

近日,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一自行车店店主遭遇一起精心设计的骗局,骗子以“购车订单”为饵,利用店主在支付软件中切换“付款码”与“收款码”的瞬间,盗取店主支付宝账户1970元。

5月30日,在金东经营自行车店的陈先生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住在附近,想要购买自行车,陈先生就通过了好友申请。在挑选几款车型后,对方表示要和女友商量一下,暂时搁置了交易。

6月3日,这个“买家”再次联系陈先生,表示决定买车,并“爽快”提出先付款,要求陈先生提供支付宝“收款码”,还主动发来送货地址,显得诚意十足。

眼看生意上门,陈先生放松警惕,按对方要求提供了“收款码”截图。不料,对方随即称“付款失败”,要求陈先生用另一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实时拍摄展示“收款码”页面。陈先生与儿子配合操作后,不仅分文未入账,自己支付宝账户内的1970元资金反而被转走。察觉到不对劲的陈先生立马跑到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分局孝顺派出所报案。

警方调查后揭示了骗子的作案伎俩: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软件,打开“收付款”功能时,默认首先显示的是“付款码”页面,需要手动切换进入“收款码”页面。骗子就是利用“付款码”和“收款码”切换的短暂间隙作案。当受害人切换“收款码”时,屏幕上显示的仍是“付款码”,骗子通过视频通话快速截取或拍下“付款码”信息,再利用受害人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瞬间完成盗刷。

警方提醒:商户对于陌生客户通过网络支付货款的要求,务必通过正规支付平台交易,提供安全的“收款码”收取货款;切勿与陌生人进行视频通话,不要在视频中展示自己支付软件的界面,尤其是“收款码”或“付款码”页面;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安全起见,建议关闭或设置较低额度。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