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转版

(上接1版)

从空中发现、锁定、取证,到地面拦截、处理,整个过程仅耗时数分钟。这不仅是处罚违法,更构建了“空中发现预警—后台分析研判—地面精准打击—全程数据取证”的高速公路安全闭环管理新模式,极大提升重点路段的动态管控能力。

重塑事故响应警务流程

在永康,“空中交警”的应用堪称警务流程的重塑典范。依托智能“机巢”构成的响应网络,交通事故现场有“空中先锋”率先抵达,通过实时图传与远程指导,实现轻微事故的“非接触、快处快撤”。

“那天我刚蹭了车,天上就飞来个小飞机喊话指导,手机拍下照,责任书就定好了!”车主吴先生点赞的正是永康新上岗的“空中交警”。这些警用无人机从永康21个智能“机巢”出发,2分钟就能飞到现场,喊话事故双方用“浙里快处”APP快速处理、撤离,同时把现场画面实时传给后台交警定责。这不仅大幅缩短处置时间,缓解交通拥堵,更释放路面警力资源,提升警务效能。

织就“看得见的安全感”

科技的价值,最终落脚于服务人、温暖人。在无人机的助力下,反诈儿歌“网络贷款都是坑,刷单返利别当真!”在小区上空回荡,将安全宣教以更轻盈、更易触达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夜幕下的商业区,无人机闪烁着警灯、鸣响警笛、发出警示,形成威慑。5月6日晚,金华某步行街突然人挤人,无人机“唰”地一下降低高度发声:“穿黄色外套的女士,请保管好随身背包!”把盗窃风险化解在萌芽,这种“看得见的安全感”,在市民抬头微笑的瞬间得到最生动的诠释。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