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预警
  版面导航
·  一笔33万元!一笔8.9万元!终于拦下了
·  图片新闻
·  女子遇“12315退费通知单”骗局险中招凡是要求通过投资进行退款的都是诈骗
·  初中生“追星集卡”遭遇诈骗遇到账户冻结要求解冻的一律是诈骗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一笔33万元!一笔8.9万元!终于拦下了
取出大额现金接到反诈民警电话的,务必配合调查

■通讯员 范丽君 叶冉 陈思妍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是近年来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之一,损失巨大,危害严重。骗子利用受害人想投资获利的心理设计诈骗话术,获得受害人信任,从而增加警方劝阻诈骗的难度。近日,有人深陷骗局,警方想尽办法劝阻,终于使受害人避免损失。

“我的钱是投资建材工程生意”

2月10日,嘉善县公安局魏塘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线索,称辖区卢先生在银行取出大额现金,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魏塘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查找,在20分钟内联系上卢先生,将他劝到派出所见面。在见到卢先生和装着33万元现金袋子的那一刻,反诈专员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面对反诈专员的询问,卢先生坚称自己的钱是投资建材工程生意,自己并未遭遇诈骗,因涉及“商业机密”,拒绝查看手机内容。

突然向银行申请大额现金、拒绝透露交易细节、反复强调“商业机密”,这些立刻引起反诈专员警觉,当即联系卢先生公司负责人核实情况,负责人表示自己公司没有相关业务。

在警方的持续沟通下,卢先生的情绪慢慢平稳。随后,反诈专员在卢先生手机里发现疑似涉诈软件、虚拟货币交易信息,判断他遭遇投资理财骗局。反诈专员深入了解时,卢先生再次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相关情况。

后经分析,骗子应是长期通过聊天软件沟通分享赚钱经验,获取卢先生的信任,同时告知要保密,透露出去会影响收益。等卢先生深信不疑后,骗子诱骗卢先生到银行提取大额现金,以线下现金投资充值的方式骗取钱财。

在派出所,卢先生使用骗子准备的话术应对民警的沟通。民警问得详细,他前后回答自相矛盾,被民警发现破绽。通过民警几小时的沟通和反复分析投资诈骗套路,卢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

民警当场帮卢先生删除手机里相关涉诈软件和信息,并陪他将33万元现金存入银行,对账户开启保护性止付,为资金安全加上一道保险。

“我只是去做生意……”

2月15日下午,嘉善县公安局惠民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线索,称在惠民街道某公司门口,有人携带8.9万元现金送往不明地点,当事人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到线索后,惠民派出所迅速开展分析研判,派出两组警力在这家公司附近查找,成功锁定疑似送钱的网约车,并确认当事人为张女士,而张女士正乘坐这辆网约车前往上海方向。反诈专员立即拨打张女士电话,但她拒接电话。

情况万分紧急,反诈专员拨通网约车司机电话:“不要让她下车!你把车开回来,有什么问题我们负责!”

鉴于张女士不愿意配合,反诈专员让司机把电话给张女士。“你这个钱送过去就是打水漂了,你这是被诈骗了,我们公安机关不会骗你的!你先回来再说……”反诈专员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张女士依然不听劝阻,称自己只是去做生意,并且拒绝沟通。反诈专员最终只能与网约车司机沟通,所幸司机同意返回嘉善。

惠民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在网约车司机返回路上守候,在320国道里泽检查站遇到这辆网约车。经现场检查,警方在张女士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内发现伪装成快递包裹的8.9万元现金。

为确保资金安全,警方将张女士带到派出所了解情况。“你先冷静一下,钱是你的血汗钱,我们的目的是想让你明白你被骗了……”“正规的投资是不需要线下交易的,银行转账就行……”民警及反诈专员对张女士进行了详细的反诈宣传。

经过耐心劝导,张女士最终同意配合警方将8.9万元存入银行,确保资金安全。

民警分析,此类投资理财骗局往往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利用虚假平台、虚假信息获取受害人信任,通过线下送现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最终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不要相信网上任何“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以免被骗;如果取出大额现金,接到反诈民警电话的,你大概率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了,务必配合调查,及时止损。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