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瑞 刘浩
青少年追星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法律知识欠缺,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近日,温州一初中生因在网上购买明星卡片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损失3500余元。
3月5日上午,温州某中学13岁的小鱼(化名)在家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关于出售明星卡片的视频。小鱼被视频中琳琅满目的卡片吸引,其中几张正是自己苦寻已久的绝版款式。
发布者自称是“正规卡牌代理商”,而评论区留言满是“已收到,保真”。因此,小鱼立刻关注对方,并按照视频指引加入一个名为“明星小卡片福利群”的QQ群。
群主联系小鱼,表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福利日,只需支付80元红包便可获得全套明星小卡,不过“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小鱼来不及细想,立即通过微信向对方发送80元红包。付款后的小鱼并未等到发货通知,而是被告知由于没有备注导致订单无法识别,需要重新支付80元。
见小鱼迟迟没有反应,对方发来“系统警报”界面截图,上面写着:“由于你操作失误,导致收款账户被冻结。若不配合解冻,后台就要报警处理,你将面临‘诈骗罪’的刑事指控!”
面对恐吓,小鱼顿时惊慌失措。随后,对方表示只需其按照要求操作进行平台账户验证就可解冻,“平台账户验证需要用绑定支付宝账户的手机接收验证码,验证通过就可以解冻。”
小鱼谎称学校要进行线上测评,向爷爷借来手机。按照指示,她躲进卫生间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在对方的要求下,小鱼不停地在支付宝、微信间切换,最后还输入支付密码。
不久,手机上不断收到扣款短信,意识到不对劲的小鱼赶紧跟爷爷说明情况。小鱼爷爷发现银行卡中的3500元全被转走,随后,小鱼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蒲鞋市派出所报警。
民警分析,这类诈骗团伙以明星卡片为诱饵,利用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的特点进行恐吓,最终通过家长手机骗取钱财。
近期,蒲鞋市派出所已经接报多起同类案件,受害人均为12—16岁青少年。
警方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反诈知识的宣传教育,上网时遇到账户冻结要求解冻的,一律是诈骗;孩子上网时遇到转账、汇款、扫码支付等情况时,要告知父母,以免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