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建国 张丹
他有很多名号——“湿地活地图”“拼命三郎”“鹰眼警长”,他最喜欢大家叫他“老吴”,亲切,没有距离。他就是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西溪湿地公园派出所民警吴成忠。
吴成忠是安徽枞阳人,2004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到西溪湿地公园派出所工作已有8年时间。从警以来,他荣立三等功1次,获西湖区分局嘉奖4次、优秀公务员3次,获评优秀军转干部2次。
从部队转业到西湖区公安分局,吴成忠是戴着军功章转业的部队干部,从“国防绿”到“警服蓝”,转换的是人生舞台,今年55岁的他在警营里已成为一道风景。
“解锁”技能的生态警长
作为一名生态警长,此间他“解锁”不少技能,驾驶各种船艇熟悉公园内每一条河道和池塘、熟识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常见鸟类等。他说,湿地公园让他有家的感觉,有抹不去的乡愁。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好,草丰鱼肥,飞鸟成群,离不开吴成忠这群“生态卫士”的努力。每天他们要开展5次以上的水域巡逻,除了巡查水域安全外,还要重点检查地笼等捕捞工具,兼顾打捞水中的垃圾,偶尔也会协助救助小动物,今年春节他救助了一只凤头鹰。
除了水面巡查,还有陆地、空中巡查。前些年,夜间捕鱼猎鸟的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偷捕偷钓的警情较多,对生态影响很大。但现在几乎绝迹了,这要归功于吴成忠3年前侦破的一起案件。
当时,吴成忠和同事接连蹲守好几个晚上,抓获一名盗捕嫌疑人蒋某,缴获大量渔获。这起案子很典型,隐蔽性强,尤其是在水系错综复杂的西溪湿地,打击难度大。犯罪嫌疑人蒋某被依法处以刑事处罚,蒋某退赔大量鱼苗,全部放生在西溪湿地的水域内。这起西溪湿地最典型偷捕偷钓案件的侦破,极大地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拼命三郎”的暖心故事
吴成忠保持着跑步、运动的习惯,他说,湿地水系发达,他得有个好身体才能随时救人。
西溪湿地大部分为开放性园区,出于对动植物保护,园区可见灯光很少,夜晚在园区迷路或失足落水者不在少数。今年3月12日19时37分,有一女子向110发出求助,称自己在西溪湿地北门附近不慎失足落水。
派出所接到警情后,吴成忠立即带领辅警赶往现场。尽管报警人不能准确说出落水位置,但每天都要在园区巡逻的吴成忠已经有个大致判断。很快,在离西溪湿地北门200米左右河对面的河水里发现落水者。
当时,落水女子正艰难地抓着河边树根挣扎漂浮在河面上,与吴成忠隔着20米左右的河道。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取下装备跃入水中,拼尽全力终于将女子拖上岸。上岸后,吴成忠不住打着寒颤,但他仍坚持同赶来的民警将落水女子护送至派出所。回到派出所后他才发现,前胸和后背被杂草野刺划伤了10多处。此后,老吴多了一个“拼命三郎”的称号。
细数这些年吴成忠救人的事还真不少,有比他高30多厘米的小伙子、有患精神障碍的病人、有自杀的女孩、有叛逆期的少年……他说:“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人民’这两个字重若千钧,在服务人民上要善始善终,没有马虎眼好打。”
吴成忠用真心真情,让极具生态之美的西溪湿地呈现出更多的人文之美。杭州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一点,群众从吴成忠身上感受到了。
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在景区走着,神情恍惚,被夜巡保安发现。老人不停地说要回家,又说不清家的地址。吴成忠接到保安报告后马上赶到现场,把老人接到派出所。从行为和语言看,这是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冬天夜晚特别冷,吴成忠给老人抱来一条被子并打开空调,因为暖和起来,神情紧张的老人也变得放松了。她告诉老吴饿了,掏出一个纸包,一层层打开后里面是5分钱硬币,让老吴给她买点吃的。老吴眼泪差点掉下来,连忙跑到厨房烧了一碗面条……当晚,老人在派出所美美地睡了一觉,她不知道老吴在门口为她站了一夜岗。第二天,老吴凭着老人的只字片语带着她回忆家的方向,终于将老人送到家。到家后,老人说了一句完整而清晰的话:“你真是个好伢子!”
吴成忠(图左)与同事在公园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