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平安人物
  版面导航
·  吴成忠:转换人生舞台成为一道风景
·  郑梁群:立足平凡书写不凡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郑梁群:立足平凡书写不凡

■通讯员 夏天胜

郑梁群,50岁,中共党员,1993年参军,2006年入警,2009年到衢州市拘留所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把每一件平常事做到极致。他常说:“工作有分工,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郑梁群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5次、优秀公务员3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

退伍不褪色,扎根监所默默奉献

熟悉郑梁群的人都知道,他始终以“老兵”的本色、认真的作风、细致的态度对待监所工作。无论是正常班还是轮值班,他总是第一个到岗,进入拘室点名、检查内务,开展谈话教育、化解矛盾、处理突发事件,拘室里的管理事务他都事无巨细,日复一日。

今年,为全力保障涉外电诈专项打击行动,郑梁群坚持面对面管理、教育转化,每天进入拘室检查安全、安排事务,认真细致逐人谈心谈话并做好记录,掌握每名被拘留人员的案由和思想动态。针对专案性质和被拘留人员心理等特点,他因人施教,分类管控,把教育转化、政策解释和严格纪律作为重点,一人一方法抓好落实。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针对涉诈专案特殊群体,他不断创新管理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被拘留人员心理健康辅导、普法宣传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对情绪不稳定人员及时开展心理行为干预,积极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实际工作中,促使被拘留人员从被动受管转变为自觉服管,实现拘室的安全稳定。今年以来,他管理的拘室连续5次被评为“文明拘室”。

奋进不止步,履职尽责守护平安

作为一名“老监管”,郑梁群有着丰富的管教经验。他加强学习,善于总结,大家都尊称他为“郑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想到先问问“郑老师”。

尽管如此,郑梁群依旧保持着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他认为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监所管理工作。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拘留所条例》《执法细则》等相关业务资料,他能做到条例、法规熟记于心,并经常和同事探讨交流业务工作,分享管教经验。

过渡拘室主要负责督促新收被拘留人员迅速牢记法律法规和拘室监规、规范,树立服管服教意识,对转入一般拘室后的管理至关重要。由于过渡拘室人员流动频繁,管理难度较大,作为过渡拘室主管管教,郑梁群把更多时间花在对被拘留人员的面对面教育上,通过从细处着眼、从小事抓起,认真开展“集体教育”“四必谈”等谈话教育,使被拘留人员遵守拘室相关管理规定。经过郑梁群认真细致的工作,过渡拘室的违规次数明显减少,拘室秩序逐渐好转,为确保监所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生病不掉队,矢志不移勇于担当

多年前,郑梁群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每次饭前他都要抓上一把药给自己“加餐”。他带病坚持工作,从未向领导提出特殊照顾的要求,即使血压高压超180的时候,他也从未掉过队,影响过工作。

今年6月,郑梁群腰疾复发,疼痛难忍,无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去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建议再休养几天,但他一心想着工作,一出院就马上投入工作岗位。

在收拘组人手紧缺时,郑梁群积极担当,在做好管教工作的同时,主动兼顾收拘组工作。他迅速调整状态,进入角色,掌握收拘岗位业务,认真做好收拘、释放工作。

郑梁群努力做好被拘留人员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在这所特殊的学校,他不仅仅是管教,更是老师,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是守护、教导。他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