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卫士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叶菁:创新服务暖民心 窗口效能再跃升

■通讯员 董剑浩

在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违法处理中心,群众总能感受到一份与众不同的温度:午休时间窗口依旧忙碌,疑难问题专人“包办到底”,业务办理与安全教育同步推进……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中心主任叶菁的匠心与担当。从警10年、扎根窗口服务2年的她,凭借勤学善思、敢破敢立的精神,创新推出多项便民举措,让交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从警以来,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获评金华市基层基础先进个人、兰溪市优秀公务员。

“午间岗”服务:让群众办事“零等待”

“没想到中午也能办业务,再也不用请假了!”3月3日中午,市民姜先生在“午间岗”窗口快速处理完车辆违法后连连点赞。此前,他因工作繁忙一直未处理违法,险些耽误车辆年审。如今,叶菁推出的“午间岗”服务解决了他的难题。

针对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无处办事”的痛点,叶菁主动打破常规,在车管所原有“周末不打烊”的基础上,协调增设工作日午间延时服务。同时,推出“预约办”功能,群众可通过12123电话提前预约,到现场即到即办。自今年年初实施以来,“午间岗”累计办理业务1185件。“我们的工作时间与群众需求同步,才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叶菁说。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群众“急难愁盼”

“系统显示违章已处理,可过户时总提示异常,这可怎么办?”3月1日,市民冯先生焦急地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原来,他的异地车辆因系统数据未更新导致无法过户。叶菁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联系金华交警支队和车辆注册地交警大队。经多方协调,仅用半天便完成数据同步,难题迎刃而解。

类似这样的“疑难杂症”,在叶菁负责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日均处理10余件。她将中心7个窗口全部升级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要求民警不仅精通业务,更要具备跨部门协调能力,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解决”,真正做到为群众“兜底”。

宣教融合: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罚款记分不是目的,安全才是根本!”在违法处理大厅,叶菁常指着循环播放的事故案例视频,向办事群众耐心讲解。一次,市民张先生因闯红灯被记分后情绪激动,她结合视频中触目惊心的事故画面,剖析违法

行为的危害,最终让张先生心服口服:“以后一定遵守交规,绝不再犯!”

为打破传统宣传的刻板模式,叶菁将窗口服务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她组建一支由女警组成的宣教队伍,要求民警在办理业务时“边处理、边普法”,通过“以案说法”强化群众安全意识。此外,她还创新推出“沉浸式警示教育”,组织多次违法的驾驶人参观交通事故停车场,直面支离破碎的事故车辆,聆听背后的惨痛教训。“用视觉冲击代替说教,才能让‘要我守法’变为‘我要守法’。”叶菁说。

初心如磐: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凡从业务“新手”到行家里手,叶菁的秘诀是“永不停步”。她带头钻研新政策,定期组织团队培训,用群众评价倒逼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叶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如今,走进兰溪市交通违法处理中心,处处可见暖心细节:窗口放置老花镜、急救箱,等候区增设饮水机和充电站等。这些点滴改变,折射出叶菁“把群众当家人”的服务理念。正如市民冯先生所言:“在这里办事,不仅高效,更让人感到被尊重。”

叶菁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为民情怀。在她的带领下,兰溪交管窗口正成为一张闪耀的“民生名片”,持续提升着城市的温度与幸福指数。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