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詹颖杰
2023年8月,诸暨市公安局在打击跨境非法买卖外汇活动中,破获一起利用境外礼品卡非法汇兑案,涉案金额高达2340余万美元。日前,此案23名被告人因犯非法经营罪被法院依法判决。
诸暨人小赵家境优渥,在境外留学的他日常花销较高,时常透支信用卡,生活费总是捉襟见肘。由于通过国内银行向境外汇款手续烦琐、耗时较长并有额度限制,小赵每次催父母打款时总填补不上缺口。一次在留学生好友信息群聊天时,小赵发现汇款“捷径”——群内某微商声称通过线上支付低价购买境外APP礼品卡,不仅能间接用于偿还境外信用卡欠款,且汇率也低于金融机构,购买越多折扣力度越大。为图方便、享受汇率差,小赵不仅自己频繁购买,还主动帮同校其他留学生代购,赚取汇率差牟利。
起初,这一方式看似高效实惠,吸引10余名留学生通过小赵“搭车”充值,金额达430余万美元。然而,不到一个月,小赵的线上支付账户及关联银行账户突然被冻结。惊慌之下,他联系支付平台客服,被告知账户因涉及“可疑资金流转”被风控系统锁定,相关交易与境外洗钱团伙的非法汇兑活动存在关联。小赵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低价代购”实则是以礼品卡为媒介的跨境资金非法汇兑。
原来,此类微商早已被诸暨警方盯上,微商通过跨境交易将境内人民币资金转换为境外礼品卡,形成隐蔽的换汇“黑市”,而留学生的“代购”行为无意间成为洗钱链条的一环。小赵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因犯非法经营罪被诸暨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警方提醒:跨境交易需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低价代购”“折扣换汇”等噱头。礼品卡、虚拟商品等看似中性的媒介,可能被不法分子包装成非法跨境资金转移的工具,消费者一旦参与,不仅面临财产损失,甚至可能因涉嫌洗钱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