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义乌中通共富联勤警务站 守护百亿件“小包裹”的“大安全”
·  图片新闻
·  37℃服务,360保障
·  安吉公安“安芯采”护航采茶季
·  湖州公安连续第16年开出“惠民惠企菜单”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义乌中通共富联勤警务站 守护百亿件“小包裹”的“大安全”

■通讯员 冯丽敏

近年来,义乌数字贸易发展迅速,带动快递物流产业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作为“世界超市”的智能配送大本营,义乌云驿小镇以快递物流为主导产业,202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26亿件,日均吞吐量超3400万件。2024年11月,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在此地创新设立中通共富联勤警务站,用“小支点”撬动起百亿包裹的“大安全”,为快递物流行业安全治理写下生动注脚,也为共富警务注入强劲动力。

平安前哨:基层治理的“桥头堡”

“整个云驿小镇虽然只有3.48平方公里,但是行业特征突出,人多、车多、货多、流动性大,治安状况复杂。”作为云驿社区的社区民警以及中通共富联勤警务站的负责人,民警蒋乐瑞深知辖区的治理难点和痛点,也深知“平安和谐是共富之基”。

警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流动人口登记,身份证补领、挂失,机动车驾驶证审验等11项服务“一窗办理”,让周边群众实现就近能办、少跑快办。此外,站内还设有调解室、平安会客厅,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如今,这个“平安前哨”辐射整个云驿小镇,日均服务100余人次,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依托快速响应机制,出警时间也从15分钟压缩至3分钟。

开放式园区的治理密钥在于精细化、多元化的共治模式。面对日均人流量、车流量均超2万的辖区情况,警务站将441家物流和31家快递企业根据宗地划分为24个治理单元,在强化部门联动、警企协同的基础上,引入“‘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云驿蓝志愿者”,形成毛细血管式的治理触角,提升企业自治能力和安防实力。

联勤共治:守护包裹“安全锁”和“共富链”

“作为快递分流的终端,你们包裹检查要细心,尤其是针对危爆物品和违禁品的检查一定要细之又细。”在中通物流的可疑包裹“CT诊室”,蒋乐瑞和同事常态化开展检查督导,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今年3月,中通物流就通过高速智能安检设备扫描出一批未经报备的无人机,并将线索移交至警务站。

警务站内,除公安席位,还有邮管局、市场监管局、街道等多个部门的联勤席位。各部门定期会商,沟通协调处置相关事项,共享情报信息,开展联合安全检查及重点问题整治。警务站还打通公安、邮政、企业三方数据,建立寄件人信息、包裹路径等多维度数据库,实现异常数据秒级预警,形成包裹安全多重“保险”。

“这种嵌入式的治理模式破解了传统监管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困境,实现安全监管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稠江派出所所长杨卫江介绍,通过数据共享、标准共建、责任共担,将治安管理要素深度融入快递作业流程,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源头治理:绣花功夫解民生难题

共富警务的核心在于平安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最终惠及民生。当警灯在云驿小镇常亮,守护的不仅是包裹的安全,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一点,无论是小镇上的企业主、员工,抑或是货车司机、周边群众都深有感触。

以往,企业人员身份核查需民警往返派出所调取档案,单次耗时长;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劳务外包公司和临聘人员欠薪纠纷频发;因等待接单而留置街头的流动货车司机较难管理……警务室成立之初,一项项急难愁盼摆在蒋乐瑞面前。

如今,依托公安数据直连系统,企业人员背景“一键秒查”,累计完成3万余人次实时核验;建立“工资保障金+纠纷联调”机制,化解欠薪纠纷42起;加密“园内+园外”双循环巡逻频次,给足流动司机安全感,同时催生出“司机之家”暖心服务:24小时热水淋浴间、临时床位、医药急救包。这些细节,让3000余名以车为家的货运司机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