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生
  版面导航
·  泛黄家谱提供指引 68岁的她,拿到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  图片新闻
·  群众隔空点赞 民警:“包”放心的!
·  “我陪你走回家,行吗?”迷路“倔强”阿公遇上暖心民警
·  50公里萌娃骑车上演“寻亲历险记”
·  图片新闻2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泛黄家谱提供指引 68岁的她,拿到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通讯员 夏凡姿

在乐清公安的帮助下,乐清市白石街道的金阿婆告别了68年的无身份状态,3月19日,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

去年12月,金阿婆的哥哥到乐清市公安局白石派出所求助,称自己的妹妹无儿无女,没有身份信息,在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时遇到困难。

金阿婆68岁,从小与父母在乐清生活,她从未上过学,也没有出过远门,身体欠佳。她的父母并未意识到户口的重要性,一直没为她办理任何身份信息登记,导致她多年来没有户口和身份证。父母去世后,金阿婆便在乐清多地辗转,后在温州文成生活了一段时间。

随着年龄增长,金阿婆生活逐渐无法自理,家人决定将她送到养老院生活。然而由于缺乏身份证明信息,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遇到诸多不便,金阿婆的哥哥无奈之下来到白石派出所求助,希望民警为妹妹解决这一难题。

白石派出所民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户口是一件很严谨的事,老人68年都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信息,如果要重新上户口,需要开展大量走访调查,核实身份。”民警徐龙珍说道。金阿婆由于身体抱恙,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取证调查困难重重。户籍民警林以斯帖在翻阅大量户籍档案和手工底册后,未能查找到证明她真实身份的原始资料。

社区民警徐龙珍接连走访村干部和老人亲属,详细了解她的生活经历。在一次走访过程中,金阿婆的哥哥提供了关键性历史档案——一张泛黄的家谱。“正是这张家谱成为解决身份问题的突破口,家谱上明确记录了金阿婆的姓名及出生日期,事情一下子又有了进展。”徐龙珍欣喜地说道。

有了历史档案资料,还缺少直接证据。“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们安排了上门采集信息的服务。”为进一步确认金阿婆身份,林以斯帖积极协调温州鉴定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金阿婆和哥哥采集血样。

依托鉴定结果确认金阿婆与其哥哥的亲缘关系后,林以斯帖第一时间带着设备上门,为金阿婆登记信息,顺利完成户口补办手续。有了户口和身份证后,金阿婆不仅可以在养老院顺利办理相关手续,还能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

金阿婆的哥哥激动地说:“多亏派出所民警的帮助,我妹妹的生活才有了保障,真是太感谢了!”金阿婆的家属纷纷为白石派出所点赞。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