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霏霏 通讯员 邱雨倩
“你们放心,以后我们再不会因为这事发生纠纷!”近日,舟山市新城区如心共治警务站内的调解室里,两村民握手言和,3年之久的邻里矛盾就此顺利化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自“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新城公安以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牵引,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融合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警务工作下沉一线、服务群众零距离,为辖区治安稳定和社会和谐注入强劲动力。
“大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来的,咱们心平气和地谈,总能找到办法。”夜色渐晚,如心共治警务站内的调解室里灯火通明,一场由住房噪音问题引发的纠纷调解正在进行。
调解桌前,由民警辅警、网格员、老娘舅组成的如心调解团正以“一杯浓香茶、两句贴心话、三方坐一起”的形式,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分析矛盾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这样的场景,在新城公安的基层警务站已是常态。新城公安将“群防群治”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把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组建起“律力同心”“平安骑手”“如心义警”“同舟义警”等多个特色品牌和队伍。他们穿梭在街巷楼宇间,白天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员”,傍晚是化解家长里短的“和事老”,深夜则化身背街小巷的“守夜人”,仅今年就协助民警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1处。
高效便民,提升服务保障的温度与速度。去年以来,新城公安窗口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精简流程,优化质量,全力打造“优质型、便捷型、规范型”窗口,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档升级,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您好,我儿子的身份证丢了,这可怎么办啊!”2月28日中午,临近下班点,吴女士焦急地向窗口民警求助。原来,她的儿子当天下午要参加体育比赛报名,但身份证丢失,而他下午还有重要考试,无法到场办理。窗口民警立即安抚其情绪,并启动“绿色通道”,利用午休时间为其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没想到10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吴女士拿着临时身份证连声道谢。
“小窗口”背后是“大情怀”。新城公安积极创新窗口警务服务模式,延伸“一窗通办”服务触角,推行“一站式服务”便民措施。针对紧急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主动靠前服务,做到上门办证、送证到家。
一盏盏不灭的警务站灯光,一个个忙碌的“红马甲”身影,正悄然织就一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平安网,让新城的夜晚更加温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