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做实基层“小警务”筑牢社会“大平安”
·  图片新闻
·  转版
·  “融治共富”助力复工复产“开门红”
·  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筑牢共富平安底座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筑牢共富平安底座

(上接1版)

路桥公安创新研发“情指行”一体化平台。今年以来风险处置闭环率达96.52%,预警吹哨86次,形成“公安—政府—社会”风险隐患的全量闭环,让党委政府进一步认可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效能。

一体化作战体系再上新台阶

只有一批嫌疑人化名、一个杂乱的电子数据包,这是路桥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王刚接手一起电诈专案时面临的窘境。他带领刑侦、经侦、禁毒等警种民警,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研判,逐步摸清该电诈团伙的组织架构,并创新应用新型手段确定主要嫌疑人真实身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成功将该案200多名嫌疑人移送起诉,一举打掉整个犯罪集团。

2024年路桥区损失百万元以上的电诈案件全破,追赃挽损金额是2023年的1.82倍。路桥公安分局侦查中心被浙江省公安厅认定为全省第一批侦查中心创新示范点。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路桥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茶增说,分局聚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侦查中心为中枢构建“勘研侦办”一体化作战体系,重塑大侦查格局、做优全链条流程、做强全手段集成,各项打处成绩稳步提升,其中电诈案件起诉人数同比上升228%,破获一批部督省标案件,办案周期缩短39%。

防为主,防为上。路桥公安归集大量鲜活应用数据,形成多形态数据融合,把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电诈防范等小切入点,搭建34个“小快灵”模型。民警蔡晨说:“我们通过校园风险排查模型,以学生、家属、教职工数据为基础,从矛盾纠纷等维度入手分析风险,输出多条涉及学生的家庭矛盾纠纷,推动社区民警和学校联动,避免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新质战斗力为警营内外减负

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情况,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重与罪轻,考验着民警的法律素养和办案能力。

针对这些难题,路桥公安建设智慧赋能的现代警务装备体系,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发“执法智问”“涉外服务AI场景助手”“浙里寻亲AI助手”等5个场景应用,全面赋能执法规范化和服务精准化。这不仅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更以“AI+专家”双核模式推动公安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决策”跨越升级。

“像‘执法智问’模块通过处理自然语言,实时解析法律条文、判例库以及历史案件数据,可以辅助民警在处置家庭纠纷、治安案件时快速生成规范化处置建议。”路桥公安分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相关负责人应海超说。

目前,路桥公安通过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推动“行政检查一件事”改革,推行“远程+信用+大数据”监管模式,在宾馆、娱乐场所等18类场景部署智能感知设备,研发“智安助手”APP,实施分级管理措施,信用优良企业检查频次下降80%,涉企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8%,实现企业减负与安全监管双赢。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