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打造区县兜底办事样板 临安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急难愁盼”
·  一块原生态腊肉,润了舌尖、旺了乡村
·  图片新闻
·  生态警务守护文成“绿富美”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生态警务守护文成“绿富美”

■通讯员 许文静 刘勇勇

文成之美,美在生态。文成县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还是温州500万人民的“大水缸”。山水相依,警务相融,近年来,文成县公安局以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珊溪水库为主要试点单元,探索构建“生态警务”,全力守护文成“绿富美”画卷。

山峦叠翠、峡谷幽深,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文成西南部,森林覆盖量达95%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植物类有2042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0余种。

文成公安在铜铃山镇建立铜铃山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建设指挥调度、纠纷调解、视频监控、部门会商为一体的“一心三室”功能区,并落实民警辅警常驻,检察、法院、资规、环保、综治等部门定期轮值的“2+X”联勤机制,实现全域联控。常态联合综合执法、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百余次,确保林区森林火灾零发生。

搭建“集成化”云平台,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和公安内部数据集成平台,集成GPS定位巡护、无人机巡飞和视频监控巡处等,全面提升林区监测预警、治安管理和资源保护能力。

森林之美,不仅在于茂林密竹,更在于万物生灵。文成境内植物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类有175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0余种。

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引来不法分子的觊觎,长久以来,文成非法狩猎案件屡禁不止。文成公安以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为载体,建立覆盖乡镇、村网格化的“1+1+X”工作机制(林长+警长+义警),实行警长指挥调度,义警联勤联动,精准灵敏排查风险隐患,及时掌握林区治安动态,收集上报信息200条,侦破各类案件18起。

同时,常态组织民警开展生态资源保护普法宣传和座谈会,定期对镇内居民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助力辖区风险隐患排摸。

为助力绿色经济转化,畅通“两山”转化通道,将“含绿量”有效转化为“含金”量,文成公安通过建设“生态行刑共治中心”,在水源地重点部位铺设具有基础执法功能、联合执法指引、智慧联通平台的“三有”联勤执法阵地,推动各类潜在隐患依法依规全面整治清零。

文成公安联合珊溪水库管理办公室迭代升级珊溪库区智慧管理平台,纵向贯通县乡镇“一网通管”平台,横向联通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全面纳管涉水涉库违法行为。近年来,共打击查处库区周边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类案件11起,全链条侦破余某某等盗窃包头鱼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提升在水文旅、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中的公安服务,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保障属地群众高质量就业创富,每年实现鱼类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每年220万元保水渔业经营收益用于库区8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建设。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