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平安卫士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任嵘反诈团队:反诈“听风者”在电波中筑起防线

任嵘(图右)组织队员开展学习

■通讯员 钟冉 王基诺

在电影《听风者》中,盲人特工凭借对声音、呼吸和语气变化的敏锐捕捉,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完成重要任务。在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闻潮派出所,有一支以“听风”本领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队伍——任嵘反诈团队。他们凭借对通话声音细节的精准把握,与诈骗分子隔空较量,用专业与担当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线。

电波里的速度较量

反诈是与时间赛跑,分秒之差都可能意味着财产损失。不久前,任嵘反诈团队接到预警:居民邓女士疑似遭遇投资理财诈骗。电话专员敏锐捕捉到邓女士急促的呼吸和紧张的语气,意识到情况紧急,火速派劝阻员上门。

面对上门队员,邓女士起初心存戒心不愿配合。队员们转换策略,通过拉家常舒缓情绪后将她带到派出所。然而,她坚决否认被骗,拒绝查看手机——这是反诈中常见的情形,被骗子“洗脑”的受害人会对民警产生抵触。团队经反复沟通,在她手机一个软件中发现她与骗子的聊天记录,最终让她看清骗局。

自任嵘反诈团队成立以来,劝阻成功率逐步提升,目前已达到98%,这数据的背后是无数次争分夺秒的较量。

织就高效“拦截网”

这支由5名电话专员和6名上门劝阻员组成的“听风者”队伍,已形成高效运转流程:电话专员确认受害人信息,“派单”给上门劝阻员,争分夺秒开展拦截。预警信息按风险分为紧急、高危、中危、低危4个等级:紧急预警,民警即刻带队上门;高危预警,24小时内必须见面劝阻;中低危则电话重点提醒。

“打电话预警,看着简单,其实对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求特别高。”电话专员柯延霖深有体会。当受害人被骗子深度“洗脑”刻意隐瞒时,电话专员练就的“听风”本领便至关重要。他们能从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的表述中迅速锁定异常,判断风险,例如,对方在回答“是否转账”时微妙的停顿,或是提到“高回报”时异常兴奋的语调,都可能成为关键线索。

任嵘表示,最棘手的是遇到执迷不悟、刻意躲避的受害人,团队会果断采取断网、冻结账户等措施,最大限度止损。

今年2月,团队接到关于林女士的紧急预警后,电话专员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劝阻员上门发现家中无人,任嵘立即协调对其银行账户采取措施,最终为林女士挽回80余万元损失。

话术与科技的融合

在工作中,团队围绕各类诈骗提炼出有效劝阻话术。针对“情感诱骗”诈骗,他们用“人美声甜小姐姐、帅气多金小哥哥,生活中从不缺追求者,凭什么看上你?”点醒受害人;针对“游戏装备”诈骗,则以“你的游戏账号和装备真的值那么多钱?”进行引导。这些接地气、戳要害的话术,往往能瞬间让受害人清醒。柯延霖介绍,预警话术已更新到第6版,目前形成“亲情唤醒”“案例震慑”等多种模式。

见面劝阻员则秉持“千人千语”原则,根据不同对象调整方式,用真诚朴实的语言将反诈道理说到受害人心坎里。

与此同时,团队创新反诈手段,将大数据、网络溯源技术融入实战,引入智能语音反诈系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全方位反诈防线。

面对复杂多变的电诈手段,闻潮派出所建立跨部门反诈联动机制:协同银行监测拦截异常资金,联合社区街道开展防骗宣传,联动电信运营商封堵涉诈信息,形成强大合力。

“紧急止付是挽回损失的关键一步,打的就是时间战,哪怕是快0.1秒都非常重要。”任嵘道出反诈工作的紧迫性。

任嵘2002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闻潮派出所反诈专管民警。从警以来,他先后在刑侦、治安等岗位工作,2020年11月转岗负责反诈预警和案件研判。他曾获评杭州市公安局G20峰会安保先进个人,多次获分局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22年4月,“任嵘反诈工作室”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已成功劝阻270名潜在受骗群众,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696万余元。

每一次成功拦截,都是团队与时间赛跑、以专业守护的见证,他们在电波中用敏锐听觉构筑防线,持续守护群众“钱袋子”。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