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佳丽 孙绍吉
2021年秋,刚成为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旧馆派出所辅警的沈萍,第一次走进社区时,手中的反诈宣传单被居民拒收。2025年春,在“2?25湖州反诈宣传日”晚会上,她获评“全市首批反诈优秀安全专员”,巨幅投影播放着她从宣传新兵到反诈尖兵一路走来的历程。
创新表达 非遗技能赋能反诈初来乍到,沈萍一心想把反诈知识传递给大家,可宣传单收效甚微。直到在港廊艺术文化节上,看到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朱军民老师用麦秆拼贴《百子图》的精湛技艺,她灵机一动:能不能把反诈知识与这精巧的麦秆画结合起来,让大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反诈知识呢?
说干就干。沈萍找到入驻辖区港廊古村落的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朱老师表明想法,朱老师表示:“将反诈宣传与非遗相结合,这主意有意思,只是得好好策划一番。”
接下来,沈萍与朱老师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活动,将地点选在学校。活动现场,朱老师展示麦秆拼贴技艺,沈萍在一边给师生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惊叹麦秆拼贴神奇的同时也记住了反诈要点。
麦秆画赋能反诈宣传收到良好效果后,沈萍借势推出“反诈漆扇”“反诈剪纸”等一系列“非遗+反诈”活动。此外,沈萍积极拓展反诈宣传阵地,打造“反诈食堂”“反诈超市”和“反诈‘趣’营地”等多个宣传平台。
深耕基层 精准编织防诈网络沈萍意识到反诈宣传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同样重要。于是,她走街串巷,深入村社、企业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精心编织精准滴灌的防诈网络。
她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构建全民、全警、全域反诈的坚实防线。在企业,她推出“反诈入职第一课”,为员工定制防范指南;在学校,她开设“国旗下的反诈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孩子们识别诈骗陷阱的能力;在社区,她编排“反诈越剧”,向老年人普及诈骗套路。在她与同事的努力下,旧馆街道获评全市首批“‘无诈’创建工作示范乡镇(街道)”,旧馆街道港胡村、载旺村、大洋社区获评“全市‘无诈’创建工作示范村社”,旧馆中心小学和富钢集团获评“全市‘无诈’创建工作示范单位”。
巩固宣防 靶向预警劝阻防线在夯实基层宣防根基的同时,沈萍深知反诈工作更重要的是打通预警处置的“最后一公里”。她将“精准滴灌”理念延伸至预警防控领域,推动建立“宣防+预警+管控”的闭环体系,让反诈防线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拦截。
日前,辖区杨先生遭遇邮寄黄金诈骗。好在快递小哥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加上预警员的不懈努力,杨先生的5.4万元成功保住。为确保反诈防线实现“预警即干预、干预即见效”,沈萍带领团队启动二次宣防机制,登门回访,确保杨先生不再受骗。
从警营“小白”到“全市首批反诈优秀安全专员”,沈萍用3年多的时间完成华丽转身。如今,她依旧步履不停,向着构建无诈社会的目标大步迈进,持续加固这张防护网。
图为沈萍(图左)对当事人进行二次防诈宣防,确保避免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