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美青 吴晓华
近期,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破获一起制作、销售掺假黄金饰品系列诈骗案,打掉一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为辖区多名黄金回收店店主挽回经济损失15万余元。
黄金回收店接连遭遇假黄金陷阱今年6月,婺城公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接到辖区某黄金回收店店主王女士报警,称其在回收黄金过程中被骗。据王女士描述,6月初,一对“夫妇”以其“祖传金饰”急需变现偿还债务为由,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她出售金饰。王女士按行业惯例使用喷枪灼烧检测,未见异常后便完成交易。然而,当王女士欲将回收饰品转售至外地市场时,经专业仪器检测发现,该批饰品黄金含量仅为70%,重金属铼的含量竟高达30%。意识到被骗的王女士立即报警。
随后,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辖区还有多名黄金回收店店主遭遇类似骗局。金属铼、钨等因密度、延展性与黄金接近,熔点高于黄金,传统火烧、称重、观色等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商家在回收黄金时,仅凭火烧法鉴别存在较大风险。
深挖细查斩断制假售假犯罪链条办案民警通过深度研判和线索摸排,发现案件背后是一个制作、销售掺假黄金饰品团伙,涉及原料采购、掺假加工、外出销赃等多个环节。经缜密侦查,警方逐步摸清这个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作案手法及藏匿窝点。
7月25日,婺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城东派出所抓获以王某、徐某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一批制假工具及已制成的掺铼黄金饰品300余克。
经查,王某原从事黄金首饰加工生意,因经营不善欠下债务。在得知金属铼外观与黄金相似,价格却仅为黄金约三十分之一后,便伙同徐某等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制假工艺,将铼掺入黄金饰品中冒充足金。这个团伙利用自身人脉,拉拢多名无业人员,以“祖传首饰”“急用钱低价出售”等话术骗取黄金回收店店主信任。因传统火烧检测法难以识别铼的特性,多名店主掉入骗局。
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警方经过努力,为多名店主共挽回经济损失15万余元。
图为警方查获的掺假黄金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