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义乌“六融工作法”开创空港“融合善治”新格局

■通讯员 冯丽敏

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义乌这座“宝藏小城”凭借好吃好玩好逛的城市特色,频频冲上热搜,跻身全国最受游客欢迎的县域旅游目的地之一。假期过后,投资超83亿元的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即将盛大起航,义乌商贸大会、义博会、森博会等一系列重磅展会、活动相继举行,海内外宾朋、客商纷至沓来。

“通力守好阵地、强化前端拦控,更要以需求为导向,精细化提供优质服务。”10月9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由义乌机场公安、机场公司、民航站、边检、交通等9部门组成的义乌机场空地融合安全治理领导小组召开例会,进一步对机场安保服务工作进行细化,以责任共担、服务共创的“空港平安共同体”姿态确保为来义客商增强安全感、幸福感。

“平安,非一日之功,更不可一日无功。”义乌机场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义乌机场公安围绕“争创军民合用机场融合治理先进典范”目标,以共治警务为基,创新推行“六融工作法”(组织“融建”、力量“融合”、信息“融通”、安防“融控”、群防“融治”、服务“融优”),推动空防治理从“事后处置”向“靠前防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跨越,推动义乌机场处处见“枫”景、时时可安心,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型机场“共治善治”新格局。

在机场内,武警、特警、机场公安“三警”常态化武装联巡,时刻保持维稳警力“热备份”,最大限度屯警路面;不断激发“群防群治”活力,由15家单位构成的“平安联盟志愿者”队伍实现军警民联巡联查联处,重点区域治安覆盖。在应急联勤指挥中心,AI大模型高效推动风险线索、异常行为等信息的超前研判与精准推送,机场全要素“一屏点亮”,民航站、机场公司的应急指挥中心与公安135应急处突中心有机融合、共治共享,切实提升“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水平。此外,义乌机场公安还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率先引入临时乘机证明自助终端,办理时间压缩至30秒内;完善失物招领协作机制,建立“机场失物招领群”,地勤、保洁都是“找物能手”,失物找回率提升12%;优化交通管理,旅客平均等待时长缩短30分钟以上,相关警情下降32%。

在赋能日常工作基础上,义乌机场公安还先行先试“空地融合”,主动对接全市低空经济平台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军警民协同防控体系。在“低慢小”防控、民航通道管控等方面以融促效,特别是即将升级投用的无人机防御反制系统,将实现对无人机、风筝、气球等各类扰航目标的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置,全力打造“最净空域”。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