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丹晨 通讯员 朱熠阳
曹娥江畔,长塘山麓,竹农弯腰采撷、兰农悉心管护、菱农划舟采收、藕农踏泥挖藕、蒜农挥锄耕耘,一幅“五农”共生的鲜活画卷徐徐展开——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东关派出所辖区全域耕地、林地、水域超3万亩,占辖区总面积近半,1.2万余名农户在此耕耘。
“五农”特色农业年产值超2亿元的背后,涉农盗窃、农事纠纷等治理难题如影随形。如何破题?东关派出所锚定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创新推出“农事警官制”,让藏蓝身影扎根在泥土芬芳中。
“帮”字当头,解忧增收促共富
“农事警官不是来‘管’的,是来‘帮’的!”这句话在“五农”群体中口口相传。
东关派出所精选15名熟悉农情、通晓政策的民警辅警担任“农事警官”,分片包干“五农”聚集区,建立万余份农户档案,深入田间塘头听需求、解难题。
服务不仅在田间,更在发展的关键处。针对兰苑民宿、竹艺体验点、菱塘观光园等20余家涉旅经营主体,东关派出所推出“涉旅备案一站式办理”,让“农事警官”主动上门核验“多件事”,避免经营主体“多部门跑、反复跑”。在“天然氧吧”等热门点位,“流动警务服务站”为忘带身份证的游客提供临时身份证明办理,为研学团队、旅游大巴开辟集体报备“快速通道”。
锚定“旅游经济守护+农户增收”目标,“农事警官”联合景区管理员、涉旅经营户组建“文旅护航队”,在旅游高峰期加强兰园、竹林、菱塘等重点区域巡逻防控,今年已劝阻不安全采摘行为40余次,找回走失游客5名。同时,严打哄抬采摘价格、虚假宣传等乱象,守护游客权益,擦亮“五农”文旅金名片。
“防”字织网,警民同心聚共治
“冬春巡竹林护毛笋,夏秋守菜田防偷蒜,汛期护菱塘,采藕季盯荷塘!”“农事警官”徐淼手中的“农田巡防地图”,描绘着依据“五农”作物生长周期定制的“四季巡防路线”:春季毛笋冒尖时增派山林巡逻警力,夏季菱藕成熟、大蒜采收时加密田间塘畔巡次,秋季兰花盛开时重点守护种植园区。
长塘镇山广人稀、塘多分散,东关派出所启用无人机对千余亩农田、竹林、水塘开展每月5次空中巡逻,地面警力依据影像精准布防,形成“天上飞、地上巡、塘边守”的立体防控网。
警民联动让共治防线愈加紧实。东关派出所向“五农”群体发放“农事警民联系卡”,建立的10个“田埂微信群”“荷塘联络群”等群聊覆盖约900户农户,每月推送防盗技巧、农资安全等信息60余条。在此基础上,整合“竹抱平安”义警队与新建的“兰苑”“菱香”义警服务队,组建起一支200余人的“农事联防军”。今年以来,辖区农作物盗窃案同比下降30%,警民同心守护田园成为最美风景。
“护”字为基,严守生态保丰年
“每一棵毛笋、每一盆兰花、每一节莲藕,都是农户的‘钱袋子’,更是乡村的‘生态宝’。”这是“农事警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针对涉农盗窃,东关派出所组建“农田卫士”快速侦破小组,循着“凌晨作案、专挑成熟期作物”的作案规律制订侦查方案,走访200余户农户摸排线索,累计侦破农作物盗窃警情25起,追回被盗农产品价值2万余元。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东关派出所建立“农资护航”机制,已对销售网点开展联合检查8家次,抽检竹苗、兰花肥、蒜种等300批次,严防假劣农资流入田间;携手土地、水利部门,“地警联动”“水警联动”定期联合巡查,已查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2起、侵占养殖水域案件1起,违法建筑被责令拆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水域蓝线与生态底线。
严管严护筑牢丰收根基,更让乡村生态底色愈加鲜亮。“以前种兰花、种菱角怕被盗,现在有警官和乡亲们一起守着,我们只管种!”长塘镇会篁村党总支书记罗立刚的感慨,道出农户们的安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