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卉婷7月19日,在嘉兴市“嘉警?红船卫士先锋”主题党日活动上,女民警陈丹虹分享了自己的“跨界”故事。陈丹虹是海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3年前她还是一名刑警。“从刑事案件现场到车驾管服务一线,从打击犯罪到服务群众,变化确实很大。”陈丹虹坦言。2010年8月,陈丹虹从浙江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毕业,到海宁公安局报到。当时的她一心想成为一名现场勘查技术员。有人担心工作太脏太累她吃不了这份苦,她却非常坚定地选择刑侦大队,成为全局唯一的女技术员。参加工作后面对的现实是:爬满蛆虫的尸体,高温下又闷又臭的窨井,半夜勘查荒野现场会踩到蛇……面对困难,陈丹虹选择迎难而上。慢慢地,陈丹虹能够淡定面对各种场面,犯罪分子留下的一口痰、一个烟蒂甚至排泄物,别人看都不想多看一眼的东西,因为可能隐藏着犯罪线索,她却如获至宝。为了还原现场,犯罪分子爬过的墙,再高,她也要去爬;他们翻过的窗,再危险,她也会去翻,甚至他们蹚过的臭气熏天的水沟,她也要去重走一遍。凭着这股子较真劲,陈丹虹成为第一个通过提取尿液、大便中脱落细胞认定嫌疑人的技术员,也曾拿到嘉兴指纹比武第一名。就在陈丹虹以为自己会在刑事技术岗位一直干下去的时候,2021年局里决定由她担任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11年的刑侦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底气,虽然有点突然,但是我不怕。”报到那天,面对1000多平米的车管大厅,陈丹虹知道,这就是她接下来要奋斗的、全新的“战场”。
海宁车管所是全国优秀车管所,刚接下这根接力棒,陈丹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争创国优二连冠。国优争创有个硬杠杠,所领导和工作人员业务评价不到90分,就要被摘牌。
从一张白纸开始,陈丹虹拿出备战高考的冲劲,研读14万字的部令、规范,学习68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反复做题、实践。最终,她带领车管团队以平均97分的高分通过业务评价。这场胜利让陈丹虹信心倍增:“只要敢打肯拼,无论工作‘战场’怎么变,我照样能干好!”
紧接着,陈丹虹又带着团队大刀阔斧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驾考通”应用场景免去了驾校频繁跑腿的麻烦,将考生的资格审查周期从一周缩短至两天内;“贴心车管在身边”系列活动把窗口搬到企业食堂、社区广场,群众有需要,服务就上门。
陈丹虹还带领同事研发出“一照通”小程序,海宁车管所成为全省首家实现驾驶证照片无纸化的车管所,也成为“一窗通拍、全域应用”全省现场会的观摩点。去年,海宁有4万余名驾驶员享受了这项服务,节省费用100万余元,换证时间也缩短5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国优二连冠的金杯终于被稳稳地捧了回来。
车管所除了做好服务外,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行政许可工作,而这块工作直接影响着道路安全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今年5月份,窗口工作人员反映,近期办理超限车临牌的申请突然增多,十分反常,但是申请人又能如数提供各种材料,符合办理要求,工作人员很是为难。刑侦出身的陈丹虹一下子警觉起来,突然增多的超限车临牌申请,会不会有“黄牛”在为外地车骗临牌?超限车无需年检,上路的隐患非常大。
“查!严查他们材料的真实性!”陈丹虹果断下令。
窗口工作人员受理材料后,实地走访公司、多方调查合作方以及车辆的运输轨迹,发现有些公司是不存在的,合同中涉及的建筑公司有些根本不知情,种种证据表明,这就是一伙专业的“黄牛”在骗临牌。
“不予发证,线索上报!”陈丹虹当即决定。
有的申请人遭拒后意见很大,扬言要信访投诉,但陈丹虹毫不畏惧,她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真正有需要的企业,我们不会漏发一张证,但是想弄虚作假来骗证,想都别想!”
这件事后,有民警私下议论:“丹虹平时柔声细气的,遇到事情了,她是真刚啊!”
是的,从警14年来,陈丹虹老早习惯了把自己“刚”的一面留给违法犯罪分子,而把自己最温柔的一面留给群众。
为了做好车驾管服务工作,她只要一有空便在服务大厅里巡查,看看工作人员接待是否热情,说话是否生硬,也会坐下来和办事群众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感受;如果正好碰到来办事的朋友,她会让他们帮忙做“卧底”,给车管所找找茬,挑挑刺。
从刑事案件现场到车驾管服务一线,从打击犯罪到服务群众,“跨界”跨度确实很大,但是陈丹虹跨出了自信,也跨出了精彩。大概是源于她身上的那股劲儿,较真又坚韧,所以这场“跨界”,她完成得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