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冯丽敏
8月6日,义乌民警楼仁斌从6米高的篁园大桥速降至义乌江,救下他职业生涯里的第13名溺水群众,再一次用行动兑现“有溺水警情就叫我”的承诺。
当晚7时19分,正在所里值班的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副所长楼仁斌听到指挥中心紧急指令,立即带领同事赶至现场。
距离大桥约20米的位置,一名年轻男子在河面中间挣扎,随时可能脱力下沉,情况十分危急。楼仁斌考虑到跑到岸堤再下到水面游到男子身边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体力,决定直接从桥上下降江面。
楼仁斌从巡逻车上拿来救生设备,一边组织人员在岸上接应,一边迅速脱下外套,用救生绳索拴好救生圈,携带救生圈一个跨步翻过护栏跳进义乌江。由于绳索长度不够,他索性放弃救生圈,只身向前靠近落水者,托住其后脑勺,随后采用反蛙泳的姿势游向救生圈。这一段救援仅用时30秒。
抓住救生圈后,楼仁斌将其套在落水男子身上,让岸上人员拉动绳索拖到桥底下,沿桥拖至岸边。消防人员划着桨板加入救援,大家合力将落水男子救上岸。因救援及时,男子并无大碍。
每一次跳水,都是最美逆行;每一次划水,都离生的希望更进一步。但会游泳并不等于会救人,不懂救生技巧,贸然下水很容易陷入危险。楼仁斌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只要人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我就有信心把他拉回来!”
楼仁斌的自信,源自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救生技巧,但他并非一开始就擅长水上救援。2015年7月1日,楼仁斌第一次救下一名落水女子,当时因为缺乏经验、装备落后等问题,整个过程略显狼狈。
从那之后,他开始向专业人士请教,在学习救生技能的同时,全方位思考,苦练本领。“有溺水警情叫我!”无论值班与否,不管白
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溺水警情,楼仁斌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的车里常备着救生绳索。从第一次救人至今,楼仁斌已成功救起落水者13人。
楼仁斌说,生命是最可贵的,只要群众有需要,人民警察永远不会退缩。但如何让更多的一线警力成为义乌水上的“平安守护者”,成为他思考的课题。
早在2019年,楼仁斌就开始担任义乌市公安局水上救生团教官,牵头组建水上救生小组。入夏以来,针对溺水警情高发的态势,结合“夏季行动”,楼仁斌牵头开展一系列水上救援训练,包括前往各水库进行实战训练,模拟各种救援场景。在他的努力下,水上救生团已成为义乌市公安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江东派出所是义乌江涉水警情的主力军,作为副所长的楼仁斌不断优化巡处机制,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同时,他发挥PTU机动灵活优势,对所里的摩托车进行改装便于携带小型救生装备,通过专业、高效、科学的救援串起守护群众安全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