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
  版面导航
·  新车上牌迈入“30分钟云时代”
·  图片新闻
·  柯桥网约车迎来好消息
·  慈溪“智慧交管大数据”赋能精准护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慈溪“智慧交管大数据”赋能精准护老

■通讯员 黄祎祎 柳欣

“胡叔叔,我们来了!”7月11日,慈溪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城区中队铁骑陈超、潘晶晶来到横河镇乌山村,敲开七旬老人胡大叔的家门,进行交通安全“一对一”精准宣教。

针对老年人协调能力变弱、反应速度下降,日常出行常常面临更大交通安全风险的情况,慈溪交警聚焦“银龄守护”。借助“智慧交管大数据”创新管理举措,慈溪交警积极开展靶向普法、特色宣教活动,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老年人真正理解并牢记交通安全知识,推动交通违法治理模式从“末端处罚”向“前端预防”转变。

“骑电动自行车出门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千万不要闯红灯;在路口遇见大车转弯,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铁骑队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讲解乘坐机动车、骑行电动自行车、过马路等安全事项,提醒牢记“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及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胡大叔认真听完后,郑重地在安全出行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在慈溪交管大队指挥中心,智慧交管大数据平台正高效运作,系统正自动记录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中老年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行人信息。与此同时,交通治理网络随时可以由主次干道、重点路口向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延伸。

“通过对平台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将个别面临较大交通安全隐患的中老年市民列入‘专题宣教数据库’。相关数据被分派至网格铁骑,再由网格铁骑对这类重点群体开展‘点对点’上门精准宣教。”慈溪交管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观看典型案例视频、发放荧光手环等“柔性执法”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潜在交通事故隐患的中老年群体管理实效和质效。

今年以来,慈溪交管大队已通过大数据精准研判相关违法违规人员2000余名,其中当面宣教800余人、电话或短信宣教1500余人,全市60周岁以上中老年人伤亡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7%。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