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力 通讯员 余顺广
他驰骋网络空间克难攻坚,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他在科技信息化战线重塑创新体系,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生成;他以勤廉作风带领队伍,展现警营风清气正良好形象。他,就是台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局长郑敏。
从警19年来,郑敏经历派出所、巡特警、网安等多个岗位历练,在不断思考、创新、提升中,成长为全国公安专项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省网络安全管控专家、浙江省公安科信部门高层次人才、全省“千名好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日前,郑敏被评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
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近年来,网络空间已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主战场。
2019年某日8时,李某针对唐山地震在微博发表恶劣言论,引发全网公愤。1个小时后,在时任台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郑敏的指挥下,“台州网警”微博立即公开回应网民举报,第一时间表明法律和道德底线不容挑衅的态度。
当天12时,李某被民警抓获;17时许,“台州网警”微博发布李某在拘留所里的忏悔视频,有力回击谣言,向广大网友生动诠释“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这场执法行动获得网友普遍好评,微博阅读量达1亿次以上,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纷纷跟进报道,高度肯定台州公安的高效处置。
“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在全省率先成立1000多人的网络安全志愿者队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积极为公平正义发声。”郑敏说。
在郑敏的推动下,台州市逐渐形成集网警巡查执法、志愿者、新媒体矩阵等于一体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网络空间逐渐实现“天朗气清”。“台州网警”微博获“全国十大网警微博”“全国公安百强微博”等荣誉。
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生成最近,玉环市发生一起“拉车门”盗窃案,监控只记录到模糊的嫌疑人背影。民警运用“视频AI+”平台的强大分析能力查明嫌疑人真实身份,1个小时后顺藤摸瓜抓获这个团伙。“视频AI+”平台的建设,是郑敏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又一举措。
2021年4月,郑敏调任台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局长。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他,努力把最新科技信息化手段和基层民警的“难点”相结合。“过去主要靠召集人手,一帧一帧地去‘盯’视频,耗时耗力,还容易遗漏重要线索。基础打不好,形成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谈。”郑敏说。
本着“基层所需、民警所盼”的宗旨,郑敏摆脱对市场科技产品的依赖,带领团队攻坚3个多月,设计建成“视频AI+”平台,实现视频图像查询、线索快速筛查等功能一站式集成,几分钟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准确“抠”出嫌疑人。这项成果被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厅评为“全省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郑敏牵头打造的“视频数据智治共享”模式,破解视频图像数据多头存储和分散应用等全国公认的“老大难”问题,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案例、产业带动创新案例,并入选2024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记者了解到,郑敏推动的“视频图像一件事”改革,为应急防汛、大型赛事、文物保护等200多个场景提供视频支撑,在帮助流浪人员返乡、出租房屋管理、群众办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台州公安依靠视频图像资源侦破刑事案件25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4人。
以身作则推动集体迸发干劲
“公安大脑”建设是台州市公安局“一号工程”。面对这一全新任务,郑敏倒排工期,有段时间吃住都在单位,最终高质量建成台州公安核心主干应用“浙警智治”台州平台。
台州公安首次体系性建成全市统一数据底座、技术底座和地图底座,日均支撑民警访问1.4万次,为70个应用提供日均服务40万次,推动全市公安应用体系整体变革。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互联网数据服务购买投入资金量下降一半。
科技信息化局人才荟萃。郑敏认为,光凭一个人努力是走不远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每逢急难险重任务,他带头加班奋战在研发一线,助推多人荣立三等功。
科技信息化局资金密集,如何筑牢廉政“防火墙”?在郑敏推动下,局党支部深入剖析科技信息化项目建设风险点,借鉴企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亮明“警戒线”,在多环节落实集体会商、引入专家委员会等举措,筑牢队伍廉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