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江山公安“三色三级三闭环”高效治理解民忧

■通讯员 姜梦晴

春日里,江山市凤林镇村民周大爷握着民警的手感慨:“原以为要吵一辈子的‘地界账’,你们跑了5趟就厘清了,这下能睡安稳觉了!”这一幕,是江山市公安局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处置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

三色分级定标,风险隐患“精准画像”

“老毛,你和老赵的围墙问题已经签过协议了,你们都认可的。我们今天带了司法所的同志一起过来,咱再好好唠唠……”4月28日,江郎山派出所民警在回访一起邻里纠纷时,对照“三色分级”台账精准施策,将其从红色等级降为黄色等级。

江山公安制定实施分级管理机制,明确红、黄、蓝三级评定指标。派出所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风险研判,将多次报警、可能引发恶性案事件的划为红色等级,存在激化风险的定为黄色等级,其他未化解纠纷纳入蓝色等级,形成“红黄蓝”三级预警体系。针对红色纠纷,启动“5+X”措施,黄色纠纷实行“3+X”措施,确保“一类一策”精准处置。各派出所依托“网格+警格”双网融合,通过入户走访、警情分析、基层上报等渠道,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过筛”。今年以来,累计分级管理各类纠纷321起,其中红色11起、黄色23起、蓝色287起。

三级联动盯办,全流程管控“无缝衔接”

2月29日,情指中心接报一起夫妻激烈争吵警情,经初步研判后值班长立即启动实时盯办,同步推送市委政法委、防控治理中心和属地派出所,调度视频监控锁定现场,远程指导民警使用“情感安抚+法律告知”双话术处置。20分钟后,夫妻情绪平复,民警联合社区妇联开展后续调解,成功避免一起“民转刑”案件。

这是情指中心“前端盯办”的典型场景。江山公安构建“情指中心实时盯、防控治理中心全程盯、派出所属地盯”三级联动体系。情指中心依托“智慧110平台”,实现警情推送、部门协同处置,部门壁垒被打破。防控治理中心每月向市委政法委报送红、黄色纠纷清单,推动建立“公安主抓、部门联动、乡镇协同”的大调解格局。今年已联合司法、民政等部门化解跨领域纠纷312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

事不出镇”。

闭环管理增效,回访销号“动态清零”

“感谢你们,现在我们两家见面都打招呼了!”近日,村民老杨在民警第二次回访时笑着说。此前,他因土地边界问题与邻居发生冲突,列为黄色纠纷并化解后,民警按机制开展首次回访,发现双方仍有抵触情绪,立即重启调解程序,最终促成签订和解协议。

江山公安将“根源消除+双向回访+动态销号”作为闭环核心,闭环处置原则以矛盾根源予以消除为标准,必须签订调解协议或提供司法确认等有效依据,且履行完毕,杜绝“纸面化解”。分级回访“全穿透”,红色纠纷2个月内回访2次、黄色纠纷回访1次;发现纠纷反复的,继续开展闭环处置,未再次发生纠纷的上报销号。对已销号的矛盾纠纷,防控治理中心满4个月后再进行“回头看”。今年以来,通过回访发现反复纠纷17起,全部重新纳入闭环。

如今在江山,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三色预警”织就平安网,“三级联动”架起连心桥,一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江山画卷正徐徐展开。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