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
  版面导航
·  文成道路开启夜间“美颜”模式
·  图片新闻
·  俩幼童相约“探险”闯入晚高峰车流 这场“冒险”还有更温暖的续章
·  无人机引路荧光黄护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文成道路开启夜间“美颜”模式
夜间交通事故去年下降35.7%

■通讯员 吴昌旺

文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围绕事故高发易发重点车辆、重点人群、重点路段,实施“亮尾、亮灯、亮面”工程,从“小切口”入手,做实平安交通大文章。2024年,文成县夜间交通事故下降35.7%,亡人交通事故下降83%。

道路线形“看得见”,夜间出行更安全“晚上出门视线不好的问题解决了,安装路灯后,我下班路过的都是光明大道。”家住百丈漈镇石庄村的刘先生说,大南线石庄村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每天自动亮起,照亮了回家路,“安全多了!”

大南线作为当地村民出行和通往国家5A级景区百丈漈景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往来车辆和行人较多且缺少照明设施,村民夜间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成交警大队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从政府层面形成“政府+交通+交警”三位一体、协同共治的“亮灯工程”模式,2024年共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对大南线全线20公里以每隔35米一个照明路灯的设置方式铺开建设。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特殊车辆“亮起来”,慢行交通更安全2024年第一、二季度,文成县涉三轮车人伤交通事故出现反弹。文成交警部门马上组织对全县人伤交通事故进行复盘分析,发现夜间时段三轮电动车上路行驶视线不良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三轮电动车基数大且驾驶员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现状,交警部门在全县部署开展三轮车“亮尾”工程,制作“严禁三轮车载人”夜间反光标识3万余份,为三轮车免费粘贴。

交警部门还组织开展“头盔守护”行动,通过分析交通违法和事故数据,对不同群体进行风险分级,联合保险公司为5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发放反光安全头盔。交警进入村镇微信群,每天发送2次安全提示,提升群众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万余辆三轮车贴上了反光标识,共发放反光安全头盔5000余顶,涉三轮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4.2%。

重点路口“被看见”,行人过街更安全

城区部分道路因沿线绿植遮挡,导致夜间道路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文成交警组织实施人行横道“补光增亮”工程。另外,由于当地道路均为机非混合且无硬隔离,文成交警在不影响道路结构的前提下,在体育场路、建设路等车流量较多的主干道路及辖区全部隧道口增设1万余个反光道钉、8面立柱发光警示标志,白天实现车道隔离,夜间实现重要路段快速亮化。

“反光道钉、发光警示标志,白天看着普普通通,但是日照光线变暗时它们就亮了,可以有效改善路口视距,保护行人安全。在清晨、傍晚以及雨雪恶劣天气时有非常大的视觉提醒作用,而且个头小巧、施工简便,容易在其他道路上‘复制’应用。我们还将在一些事故多发、灯光较弱以及夜间行人经过较多的路段推广使用。”文成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这些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数较改造前减少376起,平均下降66.67%。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