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霏霏 通讯员 张志龙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国内首个、世界第二个“离岛型”石化基地。岛上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管理难度大,如何“管”?“我们就一个思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岱山县公安局副局长、鱼山派出所所长赖侣丞表示。
去年以来,岱山县公安局通过“建连队、建阵地、建哨所”“调矛盾隐患、调轻微纠纷、调复杂问题”,形成大型产业园区矛盾纠纷“三建三调”工作法,有效解决大型产业园区矛盾纠纷问题,营造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建设、专心创业的良好环境。
近日,鼎盛外协某单位工人小王和小李因班车乘坐纠纷引发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闹进鱼山派出所。初步了解情况后,民警果断联系他们的分包单位负责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排长。经过排长的大力助攻,现场气氛很快缓和,加上民警及班组长的工作,纠纷很快化解。
自鱼山派出所实行“连队化”层级管理机制后,园区的中标单位负责人为连长,分包单位负责人为排长,施工队负责人为班长,各宿舍设寝室长。出了问题找班长,班长不行找排长,排长不行找连长,解决问题层级清楚。
通过构建“连、排、班、室”整体管理架构体系,提升连、排、班、室负责人管理队伍、化解矛盾的责任意识,激发企业自治效能。同时强化警源、诉源、访源治理,形成“一级管一级,有事找上级”的矛盾纠纷自我排摸、自我调处的矛盾隐患源头防范格局,夯实自治基础。
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老孟是鱼山项目义警的一员。作为公司的班组长,对项目熟悉度高、岗位公信力强,不仅能协助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摸排、风险隐患排查、反诈宣传等活动,还能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多阵地”协作,推进轻微矛盾多元调解。鱼山派出所发展企业班组长、警企联络官等项目义警216名,发挥义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合力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气顺—怨结—事了”。同时培育“铁帽子”“蓝精灵”等企业调解品牌,推出《营地公约》等特色机制,将矛盾纠纷吸附在项目内、化解在岛内。(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