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浮世绘
  版面导航
·  当假通缉令“轰炸”遇上真警察破门怒吼 百万存款争夺战实录
·  图片新闻
·  禁渔期非法捕捞?警方:鱼进你网,你进法网!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村民车下救龟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通讯员 焦斯佳

湖州市公安局南太湖新区分局杨家埠派出所陈飞工作室迎来一名特殊“访客”,引起大家围观。

4月23日下午,辖区村民单先生和姚女士捧着一只装在纸箱中的乌龟,急急忙忙找到生态警长陈飞求助。陈飞凭借丰富经验仔细辨认,发现这只看似平平无奇的乌龟,正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喉拟水龟,属濒危物种。

单先生和姚女士回忆,当天中午他们在郊外踏青时,发现有只乌龟在西苕溪堤坝马路上缓慢爬动,而路上的汽车一辆接一辆,随时有被碾压的危险。“一开始以为是普通巴西龟,但上网一比对,好家伙,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喉拟水龟!”姚女士说。

陈飞接过黄喉拟水龟,对两名群众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置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肯定。经进一步仔细辩认发现,这只黄喉拟水龟的脖颈呈青黄色,比日常看到的乌龟脖颈更为扁平,同时甲壳上布满细密纹路。“黄喉拟水龟对栖息地的敏感性极高,它的出现说明附近水域生态链完整。”

陈飞迅速联系南太湖新区资规分局,一场跨部门“护龟行动”随即展开。从接报线索到将黄喉拟水龟送至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全程仅用时2小时。

黄喉拟水龟的回归,不止展示这一个物种保护的胜利。资规分局专家现场分析,这种对水质、植被要求严苛的濒危物种,近年来在南太湖新区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它们的甲壳会随环境变化形成独特纹路,堪称‘水下生态晴雨表’。”专家指着龟甲上的环状纹路解释,“这些纹路记录着湿地水质从Ⅲ类提升到Ⅱ类的历程。”

“每只回归自然的生灵,都是生态警务的勋章。”陈飞介绍,2024年以来,通过群众主动上报线索,杨家埠派出所已救助中华秋沙鸭、灰鹭、猫头鹰、画眉鸟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只,涉生态环境案件同比下降65%。

此外,杨家埠派出所还将推出“生态积分”制度,对参与巡山护林、举报线索的群众给予奖励,以进一步激发全民生态环境守护热情。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