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  “三剂良方”治本,案结事了舒心解气
·  图片新闻
·  “警秀队”出手,春节期间频频收到点赞
·  扎实开展共富警务建设“七大行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转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三剂良方”治本,案结事了舒心解气

■通讯员 徐慧怡 蓝丹玉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犹如影响社会肌体健康的“病灶”。龙游县公安局升级调解模式,通过“三剂良方”,构建案结事了舒心解气调解机制。“冬季行动”以来,仅横山派出所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8起,调解成功率100%。

法治处方:专业诊断止纷争“赔3万元,我真拿不出这么多!”双方当事人在派出所调解室内为了赔偿费用争执不下。

去年年底,孙师傅与工友朱师傅因口角发生肢体冲突报警。因为对赔偿费用意见不一,调解陷入僵局。民警综合参考医生和法院调解员的专业意见,耐心做起双方思想工作。最终,双方都认可了合理合法的赔偿签署协议,并在调解室前互相拥抱和解。

法治为依据的调解经验,随着“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机制的深化,在“冬季行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推广。派出所依托“专业会诊”制度,组建由民警、法官、律师、检察官、医生构成的调解团队,定期开展典型案例研讨。针对人身损害赔偿、合理医药费等法律属性强的纠纷,采取固定证据链、出具专业意见书、开展模拟法庭等"三步工作法"。自开展以来,化解涉法纠纷10余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率达100%。

情感药引:乡土智慧疏心结

“老书记出面,我们服气!”老李边说边将锦旗送到了退休书记王大爷和民警的手中,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

老李与邻居老黄因土地归属与使用权产生纠纷,已冷脸20余年。春节前夕,两家又因蔬菜种植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民警多次调解无果,请来了村中退休书记王大爷。通过翻查30年前的档案、走访知情人,最终用“以情换地”的方式,保住了两家情谊,又解决了实际需求。

老干部讲政策、老教师讲道理、老族长讲情义、老党员讲故事、老把式讲方法,横山派出所创新推出“五老调解法”,建立128人的乡镇调解人才库。目前,已化解积怨纠纷26件,其中3起为10年以上邻里纠纷。

联动疗法:三级机制增效率

原本只是邻里小事引发的口角矛盾,没想到逐步升级为打架、故意损坏财物案件,事态愈加严重,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临近春节,陈某和谢某两家关系仍十分紧张。办案民警通过耐心工作,营造出相对冷静的对话环境,最终多方力量参与调解,促使和解达成,双方过上了祥和春节。

横山派出所率先配套应用“三色预警”机制,依据矛盾等级,实现精准干预:一级调解为蓝色预警,依托20个村社的“和事佬”,实现小事不出村,就地化解;二级调解是黄色预警,由驻所律师、行业专家组成“专科门诊”,解决专业领域矛盾;三级调解为红色预警,联动司法、住建等6大部门成立“综合会诊室”,由派出所所长督办,联动综治办,攻克疑难杂症。今年通过预警机制预防10余起矛盾升级事件,重复报警率下降92%。

深入开展“冬季行动”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