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平安人物
  版面导航
·  吴宝林:警心不老,活力强基
·  傅建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有努力的意义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傅建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有努力的意义

■通讯员 祝莹莹

镜头是他的“眼睛”,鼠标键盘是他的“战场”,他用文字搭建警民沟通的桥梁,更好地诠释警察的使命,讲述警察故事,让更多人读懂警察。他,就是衢州市公安局智造新城分局花园派出所辅警傅建国。

多年来,傅建国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在平凡岗位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因表现优秀,多次获“十佳辅警”“优秀辅警”等荣誉。

半路出家,磨刀砺剑试锋芒

傅建国33岁,2011年刚参加公安工作时主要负责案管工作。因喜欢阅读,他时常用文字、照片记录心情和身边故事,2016年成为所里的宣传辅警。

隔行如隔山,从所里“案管员”到专职“宣传员”,需要提升的不仅是文字功底,还要掌握摄影、摄像等各项技能。为此,他白天跟着民警出警执勤,积累民警为民服务的素材,晚上挑灯伏案写稿,一丝不苟,反复斟酌。

公安宣传工作极具时效性,侦破案件、救助群众等突发性新闻要即发即写,休息日、节假日熬夜赶稿是工作常态。即便如此,傅建国仍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充电”,研究优秀文章的写作风格,学习照片构图、色彩,向记者朋友请教学习……

宣传工作复杂辛苦,但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每次在媒体上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拍摄的视频,他就特别开心,并把相关资料下载保存起来。

笔耕不辍,讲好公安好故事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弘扬正气、树立警威的旗帜。7年来,傅建国用镜头拍下一幕幕值得铭记的瞬间,用文字描绘着警民的鱼水情深。

2021年7月初,傅建国在整理一起江中救援警情素材时,向社区大爷了解到一名刚考入警校的小伙当天也参加了救援,在江中救起落水儿童。让人没想到的是,4年前这个小伙在同一条江中被民警救起过。得知这个信息,傅建国迅速联系到小伙,采写了一个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23年,傅建国立足本职,采写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一线民辅警日常工作故事,先后有《被关门外火没关 民警破门而入排险情》《一张纸 一支笔88岁老人办证写下赞美话语》《老人洗衣不慎落水 他不顾严寒跳水施救》等报道在中央、省市媒体刊发。据统计,2023年以来他共发表稿件20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录用3篇、省级媒体录用86篇、市级媒体录用51篇。

忠诚担当,不待扬鞭自奋蹄

“每次看到他不是拿着相机出去,就是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小傅还要跟着我们接处警,每天都很忙!”“他是户籍窗口的‘业务标兵’。”……说起傅建国,同事们无不称赞。

2021年国庆假期,花园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沈阿姨求助:家里老人病危,身份证却找不到了。正在休假的傅建国得知情况后,立即回所携带设备上门为老人办理身份证。在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后,跑回所里联系审核、办理临时身份证,又将办好的证件送到群众手上。就在办证当天,老人因为病情加重去世,家人办好老人后事,带着感谢信到派出所对傅建国表示感谢。

每到夏天,花园派出所的走失警情就多起来,所幸经过民警努力,每次都成功帮助老人们找到家人。这些老人大多年事已高,语言表达不清或讲本地方言,没有家人联系方式,因为每次接待的民警不同,每次都要经过一番“折腾”。

“为什么不建立一个走失老人的信息档案呢?”经常跟随民警出警的傅建国冒出一个想法,并得到所领导的支持。

随后,民警在每次遇到走失老人的求助警情时,注重采集照片、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即时发布在工作群里。傅建国负责收集核对登记,建立信息库。档案建立至今,已累计帮助90余名走失人员找到家人,获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有努力的意义。”傅建国说。忠诚担当,书写甘苦,传播温暖,他用责任与热情讲好警察故事,传递警营正能量。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