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生
  版面导航
·  户籍,是每个人生存之本,是最大的民生。今日本版刊登几则户籍办理实例,有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孩子,乃至是改个姓,公安机关都“以需求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急群众所急—— 各种各样“户籍”,一枝一叶关情不想入外籍 回国“根”难落
·  姓氏错了30年 90岁老太“邵”姓改回“姚”姓
·  远嫁他乡26载 未能落户压心头 发函查实落新户
·  与外籍女生下小孩没出生医学证明落不了户 民警跑了一年解决
·  遗产继承遇升级版证明去世50年的“你妈是你妈”民警仔细查阅70年前档案破解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遗产继承遇升级版证明去世50年的“你妈是你妈”民警仔细查阅70年前档案破解

■通讯员 金雪娟 胡雨萍

“你们能等我一下再下班吗,我应该还有十几分钟就到了。”近日,距离下班时间还有10分钟左右,吴阿姨的一通电话让所有人都延时下班。

话要从1月4日中午临下班,平湖市当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接到一通来自嘉兴的求助电话说起。电话中一位中年妇女焦急地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在办理母亲遗产继承的时候,公证处还要求提供母亲与外公、外婆的关系证明以及外公、外婆的死亡证明。外公、外婆都过世50年,死亡证明早就没有了,这让吴阿姨十分为难。

吴阿姨记得母亲说起过外公、外婆的户口一直在平湖老城关,母亲出生在平湖,小时候的户口应该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吴阿姨拨通了公安窗口的电话咨询。户籍民警简秋霞接起电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让吴阿姨先不要来,有消息和她联系。

根据吴阿姨提供的信息,简秋霞立马着手翻阅档案。吴阿姨只知道外公、外婆的名字,具体出生年月、去世时间都记不清了,就连母亲与外公、外婆户籍在一起的时间也说不上来。由于提供的信息有限,档案跨越年代久远,仅凭着几个名字,查找难度相当大。

简秋霞根据仅有的信息,翻阅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子档案,才勉强匹配到吴阿姨的外公、外婆,但就是没有找到吴阿姨母亲的档案信息。“是不是还有什么遗漏的?”简秋霞再次拨通吴阿姨的电话了解情况。原来,吴阿姨的母亲在十几岁就将户口迁出去了,户籍信息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存档的,以此推算,他们户口在一起的时间最有希望的也是上世纪50年代。

理清思绪后,户籍民警再次翻阅了纸质档案,终于在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在外人口登记栏里匹配到吴阿姨母亲的名字。由于上面登记信息有限,为确保档案开具的正确性,户籍民警再次拨通吴阿姨电话求证,最终得到吴阿姨肯定的回答。

简秋霞本想为其邮寄,但吴阿姨表示这张证明太过着急,想今天就来自取,这才出现开头的一幕。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