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报道
  版面导航
·  王凯:“护航亚运是我的责任”
·  陈俊杰:有拼劲的社区民警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王凯:“护航亚运是我的责任”

王凯(右2)与同事在工作中■通讯员 周静莉

带领团队成员先后80多次对体育中心场馆路线进行踏勘,提出并整改安全隐患39处;创造性提出“三检引流”设计方案,有效缓解观众安检入场拥堵状况,并通过测试赛实战检验;制订三项赛事的安保方案及系列子方案39份,梳理制订18种情形的应急预案……

“在家门口举办亚运会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有幸参与护航亚运,必定全力以赴。”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民警王凯信心满怀。

精心策划一个个高标准的保障方案

今年3月,王凯带领团队入驻金华市体育中心。

金华市体育中心是杭州亚运会金华赛区主战场,承担足球小组赛和藤球赛事,15天赛程80场比赛。如何确保赛事万无一失?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面对首次参与护航重大国际赛事,近乎零经验的全新挑战,王凯为自己打气。

熟悉场馆是第一步。于是,王凯带领团队成员开始踏勘体育中心场馆路线,先后80多次,走遍场馆角角落落,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9处。

制订方案既要确保赛事场馆的绝对安全,又要符合国际惯例。每一个周密的方案,都必须经得起大赛的考验。王凯瞄定这个标准。

中韩国际足球赛的安保方案40页,还有15个附件,整个方案80多页,超3万字,前后修改十几稿。从组织体系到应急响应,细到某个点位人员上岗的时间、注意事项。而这背后是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修正,是一个个挑灯夜战的不眠之夜。“保安来关灯,我们不好意思让他等,就回到局里继续干。”王凯说。

“观众突发疾病从哪个通道走最快”“散场时拥堵如何分流”……王凯和他的团队预设着一个个问题和应急解决方案,他用“想破头脑”来形容大家的努力,只为切实构筑起严密无懈、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一张小小的通行证,凝聚着王凯和团队的无数心血。“不同颜色,不同代码,赋予对应的通行权限。”王凯说注册制证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关口,他的团队就是把关人,“拿6月15日的测试赛来说,就审核4874本通行证。”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标准、“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王凯以此要求团队队员,更是以身作则。

6月15日至28日,8个比赛日29场比赛,王凯全程指挥每一场比赛的安全保障,每轮比赛他总是第一个到,直到散场完毕复盘总结讲评并部署第二天工作,常常到凌晨才离开体育馆。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指挥得当

6月,中韩国际足球赛、亚洲藤球锦标赛、U19全国青年足球联赛,三大赛事轮番上演。这一场场测试赛,对于王凯和他的团队来说,是赛前的一次重磅考验和压力测试。

6月15日,中韩国际足球赛开赛,现场安全保障指挥部里忙着指挥调度的王凯牢牢盯着大屏幕,听着对讲机,不敢有丝毫松懈。指挥部位于场馆二楼看台,正面是大屏幕,背后是落地窗,一转身就是最好的观赛位置,可整个赛程,王凯没有转身看过一眼,“就像打仗一样。”那天,除了用对讲机指挥,王凯还接打了380个手机电话。

王凯用“千头万绪”总结自己的工作,尽管如此,王凯要求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任务”。

王凯说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和25个不同领域间的无缝对接,通力合作,“做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各个领域,比如通过与交通领域协调确定观众接驳车接客点和班次,确保交通顺畅不拥堵。”

对于与其他领域配合的工作,王凯记挂着,了解落实情况。多次联系对接保安公司,了解临时铁马安装标准及进度,每天开赛前和比赛结束后都亲自检查铁马安装是否到位,是否有损坏,连接处是否牢固。

复盘工作情况,讨论遇到的问题和变数,积极做好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查漏补缺、改进细节……王凯带领团队严阵以待。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