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剑浩
在兰溪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交警,有时操控无人机巡查交通要道,有时俯身耐心为游客指路,有时是在车流中穿梭疏导……他就是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余浩程。从警虽然只有短短两年,这名1995年出生的年轻交警,却善于用创新思维破解管理难题,以赤诚之心温暖群众心窝,用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初心,曾获兰溪市公安局“新苗”奖,多次被评为“四星”民警。
年少立志,在磨砺中筑牢从警初心
余浩程的从警之路,源于一次触动。2018年,还在上大学的他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一名老人在路口被撞后孤立无援,执勤交警迅速赶到现场,妥善处理事故后,还贴心地护送老人回家。夕阳下,那个俯身关切老人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余浩程的心中,他立下了“成为一名守护平安的交警”的志向。2023年,通过层层选拔的余浩程正式加入兰溪公安队伍,如愿成为一名交警。穿上警服的那一刻,他在日记中写下:“守护路畅人安,用温度传递温情。”
作为事故处理中队的新兵,余浩程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为尽快掌握事故处理技巧,他白天跟着“警师”跑现场,晚上勤学业务知识,钻研到深夜,遇到复杂案例便反复推演复盘。一次,辖区发生一起四车追尾的车损交通事故,现场碎片散落、秩序混乱。余浩程恰好巡逻经过,便迅速启动“现场快速处置流程”: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撤离、调取周边监控。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从接警到恢复交通仅用20分钟,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称赞。“群众一生中不会经常和交警打交道,但也许就是这一次的印象,会成为他们心里永恒的好评。”他常说,这种对工作的深刻理解,让他在每一次出警中都全力以赴。
科技赋能,在创新中破解管理难题“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兰溪的游埠古镇……”今年的“五一”假期,兰溪游埠古镇日均客流量达7.6万人次,为确保游客出行平安有序。余浩程操控无人机在景区上方盘旋喊话,引导过往车辆有序停放,维护着现场交通秩序,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
这是余浩程第二次参加“五一”景区交通安保工作。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他提前做好了攻略,对兰溪的景点了如指掌。他说,安保工作很累,但游客满意的笑颜可以将辛苦一扫而光。
“交警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为进一步满足游客问路需求,余浩程在假期前便操控无人机拍摄了游埠古镇景区周边的高空图,并在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景区出入口、热门打卡点以及周边停车场等常用“坐标”,以便更直观地指路。
“你好,我的车子找不到了……”11时许,游客田女士向余浩程求助。原来,田女士趁着假期来到游埠打卡,跟随人潮打卡已是疲惫不堪,准备返程时发现找不到停车地点了。“你再往前走过一条小巷子,就能看到停车场了,来,这是地图,你可以拍个照。”余浩程拿出自制的“攻略图”,很快帮助田女士找到车子。“交警叔叔又帅又暖!”找到车子的田女士特意折返回来,给余浩程送上一瓶水,表示感谢。
暖心服务,在细节中彰显为民情怀
4月30日,余浩程在巡逻时发现330国道沿线的路口蜷缩着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正用袖子抹眼泪。“小朋友,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啦?跟叔叔说说好不好?”余浩程蹲下身轻声问道。
原来,男孩和家人赌气吵架跑出家门,一天未吃东西。于是,余浩程把男孩带到附近的面馆,点了一碗面,坐下来和他谈起了心。待其情绪缓和后,余浩程拨通了孩子家人的电话。等到男孩的妈妈赶到,余浩程立即迎上去。“阿姨您看,孩子正吃得香呢。其实他特别懂事,刚才还说怕您担心。”他又转头对男孩眨眨眼,“要不要告诉妈妈,你最喜欢吃她做的糖醋排骨?”男孩害羞地点点头,母子二人搂在一起,破涕为笑。
今年1月,一位母亲抱着高烧昏迷的孩子在路边焦急拦停警车求助。了解情况后,余浩程立即驾驶警车开辟“生命通道”,仅用8分钟就将孩子送到医院,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母亲感激涕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没事就好。”面对群众的感谢,余浩程说。
“年轻有为,眼里有活,心里有光。”这是同事对余浩程的评价。在中队里,余浩程总是主动请缨认领工作任务:暴雨中指挥车辆有序通行、节假日坚守岗位……但他从不抱怨,反而笑着说:“年轻就是要多历练,多为群众做点事,心里踏实。”在他看来,交警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护交通秩序,更在于成为群众心中的“安全符号”“温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