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佳缘
舟山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优越。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油气港和铁矿石中转基地。今年以来,舟山公安聚焦护航海洋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全市大宗商品配置枢纽建设总体目标,构建“融治—赋能—服务”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助力全市石化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20%以上,实现风险防控与产业发展的双提升。
深化重大项目“平安定制”
六横龙山片区有中远船厂等船舶修造企业3家,1.8万余名工人来自五湖四海,管理服务难度较大。“最近经营情况如何,有什么问题吗?……”5月3日,趁着“五一”假期,六横岛龙山片区的“警企联络员”童尹来到鑫亚船厂,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开展法治服务。
作为“警企联络员”,童尹的主要工作场所在企业,主要职责是依托“蓝海共富”工作室开展护企助企,包括搜集各类工作意见和信息线索,上门开展“安全体检”和法律宣传教育。在舟山其他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及重大项目工程周边,舟山公安均设立“11087”警企服务站,配合专业“警企联络员”,定制化开展服务,精准化为企业护航。
为做好全程服务保障工作,舟山公安出台12项护航舟山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硬核举措,迭代超大工业园区“智管+自管+联管”和“三重融合”护航模式,构建“1445”项目全流程护航保障体系。同时,在全市47个“千项万亿”和245个市级重大项目中建立“实体+虚拟”项目警务站(室)135个,配套落实“项目警官”536名。今年以来,走访项目单位1563家次,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难题160余处,闭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6起。
织密经济犯罪“防控网络”
“为做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风险防范工作,我们打造了一套全新的以‘防’为核心的工作机制,效果也十分好。”舟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林建华说。
近年来,舟山公安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了自贸区经济风险防控办公室,并建立“1+6+N”工作机制,涵盖大宗商品配置枢纽建设相关的税务、港航、海事、海关等部门,实行联合研判、联合预警、联合执法和联合服务的“四联工作法”,切实提升部门协作效率,有效筑牢自贸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的风险防控根基。
此外,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风险防控需求,通过校局合作的方式,与华东政法大学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共同组建全国首家经侦刑事风险防范研究室。以该校专家团队为核心,编制了《石化产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和《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指引》两部行业性风险防控指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为企业提供详尽的风险识别手段、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