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霏霏 通讯员 张华 张慧兰
“感谢应警官帮我们追回血汗钱!”渔民老张紧握民警的手连连致谢。今年以来,岱山公安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创新构建“排查前置、多元联动、闭环跟踪”三大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单一调解向多元共治、从短期处置向长效稳固转变,实现辖区矛盾化解率98.6%,群众安全感持续攀升。
今年4月初,岱西镇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某企业员工存在过激维权倾向,第一时间将线索报告至派出所。派出所迅速联合县委政法委、人社局、岱西镇政府等6家单位,依托“1+3+N”矛盾纠纷议事机制,通过跨部门协商、联合调解,推动矛盾妥善化解。
这得益于岱山公安构建的“前哨探头”体系——全县7个乡镇、625名网格员每日走访摸排,动态掌握辖区隐患,确保矛盾纠纷“发现早、介入快”。同时,针对跨区域、跨部门治理难题,岱山公安创新建立“党政+公安”双线穿透机制,推动多部门协同攻坚,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10起,成功化解503起,化解率位居全市前列。
为破解涉渔、涉企纠纷难题,岱山公安联合海洋渔业局、市场监管局成立“护薪联盟”,定期核查“船东—中介—雇工”三方协议备案,将纠纷预防嵌入合同签订全流程。13个“融警务中心”成为矛盾化解枢纽,中心统筹复杂案件、站点攻坚热点问题、网格兜底日常纠纷,形成“三级联动”工作格局。近3个月,涉渔纠纷同比下降23.7%,涉企矛盾减少13.6%,真正实现“进一扇门、解千般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矛盾。
矛盾化解不是能一劳永逸的。岱山公安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按照“谁化解、谁跟踪、谁回访”原则,对已化解的纠纷进行动态回访,实时掌握当事人思想动态,巩固化解成效。
社区民警小徐对因家庭矛盾与父亲产生纠纷的柴某开展持续性回访工作,通过真诚沟通、心理疏导,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这种“心贴心、面对面”的互动,不仅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更搭建起警民互信的桥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从精准排查到多元共治,再到长效跟踪,岱山公安以“排查前置、多元联动、闭环管理”三大机制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有力度、有温度。这些扎根基层的创新举措,筑牢了平安海岛的基石,更让群众在“触手可及的安全感”中收获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