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警事
  版面导航
·  AI义警“长小义”反诈助攻记
·  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温心警务”打造平安和谐新“枫”景

■通讯员 潘岳军

3月25日上午,温岭市公安局太平派出所南泉警务室民警江福军,带领辅警、义警早早来到肖泉村老年集中居住点,为老年居民开展义务理发、血压测量和反诈宣传。这是太平派出所推行“温心警务”的一个场景。

太平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坚持主动警务暖人心、邻里守望安民心,创新打造“温心警务”,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警副书记”全覆盖

每周四上午,太平派出所的27名民警作为村社党支部副书记,下沉13个行政村、14个社区,参加村社周会及商会,就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警网融合等工作讨论交流。

太平派出所推动社区警务与“党建网格”深度融合,依托村社党组织将警务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日常,27名党员民警兼任村社党支部副书记,每名社区民警兼任“党建网格”指导员,每名社区辅警负责2至3个网格,形成“社区有格、格中有警、警民共治”良好格局。

通过“1+14+N”社区网格警务模式,太平派出所整合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等人力资源,形成“警网融合”社区治理新格局。15名社区民警、68名社区辅警与105名网格员“同采集、同走访、同推进”,实现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的“警网共治”“警网共享”体系。

“5分钟警务圈”全覆盖

“自从联勤工作站建立后,购物中心内的诈骗等现象少了,经营户与顾客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处,周边的交通不再拥堵了。”温岭市购物中心负责人感慨。

太平派出所迭代升级辖区14个警务室,实现5分钟“警务圈”全覆盖。“我们充分融合警务室屯警街面、巡逻防范、纠纷调解等功能,就近处警、第一时间介入纠纷警情,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打造应急处置的‘前哨站’,服务群众的‘温馨港’。”所长李国友介绍。

太平派出所还积极开展“一室一品”创建,唱响锦园警务室“红色管家”、月河警务室“滴水议事”、卖鱼桥警务室“姐妹调解”、南泉警务室“一路相伴”等14个警务室特色品牌,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借助钉钉建立的“云枫警务室”,太平派出所加强与群众互动,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法律知识、防电诈、防溺水等宣传,24小时为群众提供网上各类公安业务咨询、预约服务。运行以来,“云枫警务室”已覆盖9万余名群众。

“温心义警”全覆盖

3月22日上午,“爱心接力,情暖阆中——太平小学公益义卖”活动现场,太平派出所民警、辅警和义警一边维护秩序,一边向群众发放反诈资料、宣传防范知识。

太平派出所加强义警队、护村队等“五支队伍”建设,整合网格员、村社干部、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巩固以民警、辅警、网格员、义警、楼道长等为一体的“1+14+N”专群联动机制,实现“警格”与群防群治力量的融合。

目前,太平派出所已组建28支1020人的“温心义警”队、16支130人的规范化护村队、125支3011人的“邻里守望队”,实现“十人一义警”,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群防群治氛围。今年以来,太平派出所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6.05%,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29%。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