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熠炯
6月14日下午,杭州拱墅区金华路与台州路口,一抹醒目的荧光绿在车流旁停下。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拱墅大队大关中队女子铁骑队员来佳琦敏锐地注意到,一名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局促地站在共享单车旁。
“我想骑车回家,可是没手机,扫不了码……”男孩说。来佳琦二话不说,掏出手机扫码解锁单车,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塞进男孩手心:“到家一定告诉我。记住,路上有困难,随时找我们!”这句承诺像一颗定心丸,让男孩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骑着单车的身影,融入杭城温暖的街景。
“铁骑”与“柔情”的双重奏
大关中队女子铁骑队由5名平均年龄30岁的女队员组成。她们的身影穿梭于早晚高峰的车流中,凭借摩托车的机动性快速疏导拥堵;她们也是街头执法的“精准手”,依托智慧警务系统高效纠违。但她们的标签不止于此——在杭城网红景点小河直街,她们是游客眼中的“活地图”;在高考考点外,她们是无声通行的“护航者”。烈日暴雨下,她们标准的手势与暖心的服务,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今年4月一个紧张的早高峰,莫干山路教工路口车流如织。队员刘畅在路口执勤时,听到一阵由远及近、急促刺耳的救护车警报声。循声望去,一辆闪着蓝灯的救护车正被困在路口动弹不得。时间就是生命!刘畅没有丝毫犹豫,快速打出手势,果断截停两侧车流,硬生生在密集的车阵中为生命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看着救护车疾驰而去,她迅速向中队数字勤务室报告情况,请求沿途保障。早高峰汹涌的车流里,那抹逆流而上的荧光绿,被群众的镜头捕捉,成为社交平台点赞无数的动人瞬间。
“有困难找铁骑”,信任源于每一次伸手
市民的信任,在一次次主动伸出的援手中悄然扎根。队员赵正妮曾遇到一位雨中焦急的母亲——即将中考的儿子因闹情绪冲出家门,母亲追赶不上,心急如焚。恰在此时,队友徐泽楠也巡逻至上塘大关路口。两人闻讯,立即驱车拦下少年。在赵正妮耐心细致的开导下,少年的抵触情绪逐渐软化。随后赶到的派出所民警一同进行安抚,赵正妮从理解孩子的升学压力,到引导家长注意沟通方式,逐一化解亲子间的坚冰。近半小时后,父亲也赶到现场,少年终于打开心结,在母亲陪伴下踏上归途。
类似的守护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今年3月,在和睦路口执勤的刘畅、郑吉豪遇到了特别的“求助团”:一个9岁男孩领着走丢的4岁小家伙。原来小弟弟迷路后,一直攥着这位热心小哥哥的衣角,而小哥哥径直找到路口的交警。刘畅带着小家伙和他的“小家长”,在周边寻找线索。询问无果后,刘畅联系了派出所。很快,民警带来喜讯:家长正赶来!当心急如焚的家人看到孩子安然无恙,感激万分。临别,刘畅细心叮嘱:“给孩子备张联系卡或缝个电话布条吧!”
从为突发疾病群众开辟生命通道,到帮外国游客找回丢失的钥匙,再到为受伤的少年紧急包扎……她们的身影出现在一个又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她们的出现,总让人感到踏实。”一名市民的评价,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专业铸就底气,温度诠释“她力量”
在传统印象中,交警职业常与“刚硬”画等号。然而,大关女子铁骑队用日复一日的行动,生动诠释刚柔并济的“她力量”。
刘畅作为团队中的“大姐”,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专业水平,都是队伍里的标杆。因其专业利落的指挥手势和执勤素养,已成为队里的“教官”。去年11月,她受邀前往余杭交警大队,为民警进行交通指挥手势专业指导,助力良渚论坛的交通安保工作;今年5月底,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公安展厅,她飒爽的交通指挥手势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6月初,在支队“入警第一课”座谈会上,她又向新入职的铁骑队员们倾囊相授“手势要精准有力,服务要暖心细致”的执勤经验。她“干脆利落+温情服务”的风格,尤其在西湖景区执勤时,赢得游客频频竖起的大拇指。
从解锁一辆单车的举手之劳,到守护一条街道的昼夜不息,她们用细腻的关怀诠释责任,用有温度的行动传递法治精神。正如一名队员朴素的心声:“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每个人在路上,都能多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