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警事
  版面导航
·  “德网智治”驱动,筑起网络共治“新防线”
·  突出“主防”定位擦亮海岛平安底色
·  融合守护,绘就“泽”里美图
·  图片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突出“主防”定位擦亮海岛平安底色

■通讯员 刘宇翔 刘鑫

今年上半年,舟山市普陀区住人岛“零发案”占比达91.67%,位列舟山市第一。近年来,普陀区公安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推进海岛全员社区民警建设,坚持科技赋能、全域智治,进一步深化“岛自为战”,夯实海岛基层基础工作,筑牢平安建设根基,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多亏你们主动帮忙和积极调解,我们父子心中的结都打开了。”近日,六横辖区居民马先生紧握民警的手,激动地说道。原来,马先生与儿子因家庭琐事产生争议,并从最初的言语争吵演变为肢体冲突。社区民警和“蓝海志工”队员在辖区走访中及时发现,并通过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调解。最终,父子双方解开心结。

这起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得益于六横分局社区民警主动发现和主动介入各类矛盾纠纷的联治、共治机制,也是普陀公安深耕派出所主防并将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苗头上预防、化解在最基层的一个缩影。

全员社区民警,警力下沉一线。今年以来,普陀公安持续深化“两队一室”勤务机制改革,推动机关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倾斜,警种部门支援基层机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显著,海岛社区民警全员化全面落实,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新型海岛社区警务机制进一步健全。

不仅如此,普陀公安还通过整合联动社会资源,持续壮大“东海渔嫂”“离岛管家”“山海守护人”等具有海岛特色的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激发群防群治力量在治安防控、纠纷调解、信息收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了海岛基层社会治理从“单核驱动”到“多核牵引”的转变。

“谢谢你们,我都不知道手机丢了!”今年“五一”期间,市民吴先生与朋友结伴在桃花岛景区环岛骑行,途中意外遗失手机。巡逻民警及时发现,并通过前端感知网络快速联系上吴先生,才意识到手机丢失的吴先生连声道谢。

伴随着海岛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海岛旅游行业发展逐年升温,仅桃花辖区去年便接待游客37.84万人次,同比增长19.9%,登岛人数的大幅攀升给海岛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普陀公安积极打造智能监测场景,通过在辖区出入要道、热门景区等重点部位构建感知网络,并综合运用各类应用系统,多维感知重点动态信息,实现“岸海一体、以岸控海、数智赋能”的智慧管岛模式。不仅如此,还结合海岛独居空巢老人多的实际,以“云端”守护为牵引,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暖巢”警务模式,提升海岛老年群体幸福指数。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